如今各家各户的都忙了,她这三亩地也不好又请人,只能和赵母一起亲自上阵。
牵着牛用犁慢慢的推平了。
可惜这犁又不大好用,十分费力。
最后罗素没法子,只得用铁锹一点一点的将这吐给翻了个边儿,又细细的把泥土砸碎了。
赵林和木棉见着家里忙,也拿着小锄头跟着后面帮着敲土。
罗素也不拦着。
她可不想以后这两孩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
毕竟他们这样的人家不比人家世家大族的,祖上剩下的东西多,日后少不得还是得靠这他们自己活命。
把性子养着能吃苦一些,动手能力强一些,总是没错的。
赵家村的人现在对罗素有一种盲目的信任。
见她把旱地整成这样,就来打听。
听罗素说想要种玉米之后,大伙就熄了火了。
种玉米还不如种粟米和麦子,算了算了,还是等些日子再看吧。
反正地里已经种了东西了,又不能扒出来重新种玉米。
有些人家倒是学着罗素这样,把自家还剩下的菜园子给种上玉米了。
想着到时候成不成也损失不大。
反正跟着赵城媳妇做就行了。
乡下的日子过的十分的快。
一年四季都是在田间地里不停的忙活。
周而复始,也没有多少人记着日子。
只看着秧田里面的秧苗出来了,大伙就开始吆喝着插秧了。
赵家村的人还是十分有人情味的。
记着罗素之前指点他们种田的好处,所以都决定了一天都帮着罗素家,把那十三亩水田给种完。
罗素倒是没想过大伙这样热忱,心中自然更加感动。
又去县里买了肉回来,做了一大盆的红烧肉招待大伙。
赵大木知道这季开始,全村要在村里养鱼了,所以和赵二娘寻思着,把这个生意给包下来。
他经常在外面做工,人面广,和那些打鱼的关系好。
且上次又有了经验了,办起事来也是熟门熟路的。
只他还没开口,就有村里人找上门来寻思帮忙了。
上次罗素买了一文钱的三条的价格。
赵大木想着这全村人加起来估计要买几万条。
这可是大买卖,这价钱势必要往下压的。
到时候他还能从中挣点差价。
这笔账自然又是他媳妇赵二娘给算出来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