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府这边巴不得有人种上呢。
罗素回到家里,又把这事情和赵母说了一通。
如今家中大丰收,粮食堆了整个打谷场,马上要堆满自家的粮仓了,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好事。
赵母如今正是高兴的时候,听着儿媳妇说要买田地,更是一口答应了。
不过才答应了,又一下子犹豫起来,面露为难,磕磕巴巴道,“这,这原也是好事。
只是,只是我这有些难处。
辞儿如今赶上恩科了,马上就是秋闱,听说年后还有春闱。
这去州府考试便不必说了,听说去北都城那边可要花销不少。
住的吃的,样样精贵。
若是此时买了田地,恐到时候盘缠不够,耽误他考试。”
罗素早就算了笔账了,如今她手里有十八两银子。
且家中的黑耳朵生意如今抓在自己手里,很是稳定。
每次都能收个几两银子她倒是不担心。
再加上之前收上来的鱼还有两千来斤,马上就能去换了银子,倒是不担心。
“娘,这样吧,这次买地的银子我先拿,您那边的就留着二弟去赶考。
反正左右都不能耽搁了二弟。
且我这边买地,也是想多种点粮食。
如今风调雨顺的,赶着好年成,咱多种点粮食才保障。”
这也是她对黑耳朵的种子量严格控制的原因。
这个时候的商业太不发达了,黑耳朵如果种的太多了,肯定会降价。
到时候只能以量来抵充,不大划算。
且一旦市场饱和了,黑耳朵卖不出边去了,这东西又不能真的当成粮食来吃。
且古代这很容易经历天灾人祸的,到时候粮比金贵,有银子都买不到。
还不如自家多储存粮食。
多余的粮食再换银子,买地。
只要家里有了土地,她就不担心以后的日子了。
赵母也是挨过饿的人,也经历过战乱,所有对于自家儿媳妇的担忧很是理解。
那会子家里有铜钱都用不出去,再好的东西都换不来一粒粮食。
“那这样可就委屈你了。”
“娘说啥子委屈;待日后家中日子过好了,家里还能短了我的那一份?”
“自然是不能的。
便是你日后要改嫁了,我这边也得给你准备丰厚的嫁妆的。”
赵母一激动,倒是把改嫁的事情也说了。
说完之后,脸上就没有刚刚的轻松了。
罗素装作没在意,笑道,“娘说啥子呢,如今林子和木棉还小,二弟又还在科举,我可不想这么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