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了,日后只会更好的。”
“是啊,”
赵母听了直点头,又道,“以后辞儿成亲生子了,咱家又要添丁加口,棉花和林子也会长大,咱家又要兴盛了。”
生活在这个动荡的年代,人们接受生离死别的心态十分的强大。
所以对于一年内失去丈夫和长子,赵母虽然很是伤心,但是依然对未来充满希望。
罗素心中感慨不已,自己喝了一口汤,又看向了赵辞。
她知道,不管自己做的多好,在全家人心中,这个脸色苍白,心情温和的赵辞,才是家中所有人的希望。
许是感受到自己被人注视,正在慢慢的喝汤的赵辞突然抬起头来,眼睛对上了罗素的眼睛。
两人四目交接,都有些许尴尬。
罗素装作无意的转过头看着赵母,避开了赵辞疑惑的目光,对着赵母道,“娘,我有事情想和您商量。”
赵母正在给两孩子夹菜,听着罗素这话,笑道,“有什么事情你就说,还提啥子商量的。”
“这事情还真得商量。”
罗素面上认真了几分,“娘,我知道咱家现在有八亩旱地,我想和您商量一下,和村里人换换,再换四亩水田,您看成不?”
?
☆、第11章
“换水田?”
赵母这下子不淡定了,嘴巴忍不住张大了些,神色十分的惊讶。
然后又以一副不懂事的眼神看着罗素,“大丫,你以前是不是没种过地啊,水田只能种稻子,这稻子的收成不好,不够咱们吃的。
原先你爹说要留着产稻子换钱,这才留下一些的,要不然我可不要水田。”
赵辞在这边上若有所思,又看了眼罗素,见她脸色坚定,方才道,“娘,先让大嫂把想法说完了,咱们再商量吧。”
“那行,大丫你先说。”
对于儿子的意见,赵母还是很重视的。
罗素知道她这个决定不会这么好通过的。
毕竟和现在的种田规律不一样。
不过她早就有了方案,不担心说不动赵家母子。
“娘,之前我遇着一个游方郎中,就是教我种黑耳朵的这人,他说见过一个地方的人种水稻,一年两熟,有时候还三熟呢。
产量还高,亩产能有三石左右。
而且这种水稻的时候不单单是种水稻,咱们把农田改造一下,到时候还能养鱼呢。
来年咱们家收稻子的时候,那可是吃不完的大肥鱼啊。”
为了保险起见,罗素没有直接说出亩产七八石的高产量,而是说了个最保险的数字。
但是比起这个时候亩产只有一石的水稻而言,她这个三石已经是十分高了。
更别说这水稻还能两熟了。
赵母和赵辞俱满脸震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