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烛火熏香各类器皿全都花费不菲,能裁剪的都裁剪了吧!
只是不知道这样下来能省下多少银子。”
王庭又劝几句,见皇帝是铁了心要裁剪用度,这才计算一番,得出了大约二十万两一年的数字。
这个数字自然不是立即就多出来的,而是国库来年可以少开支二十万两,现在就可以多拿出二十万两来救灾。
刘曦想了想,又从自己的内库中取出四十万两,凑足六十万两,让左丞相赵文山牵头去办购粮赈灾的事。
见皇帝都动用了自己的小金库,王庭不能让赵文山占了好,立即表示国库里凑一凑还是可以再拿出二十万两的,内库只用出二十万两就够了。
如此一来总算是把赈灾的事解决了。
刘曦想着这笔钱里有他的私房钱,赵文山再怎么样都不敢轻易挪用,一定能落到灾民手里,心里还算满意。
他想了想又提出各地商贩有愿意贩卖急需物资到灾区的,可以获得朝廷的褒奖,来年可以少交关税,反之有恶意哄抬物价的,一律从严发落绝不轻饶。
大臣们觉得皇帝说的在理,纷纷赞扬他的仁慈,刘曦一下子收到二三十顶高帽子,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二十万两白银啊!
一下子就给花出去了!
还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大焉的国库到底空虚到了何等地步!
郁闷的皇帝用过午膳就把张公公喊到跟前,屏退了左右吩咐起来。
国家不给力,他要想个办法赚点钱补贴家用了。
第9章漫漫长路谁为伴
皇帝沈着脸,思索了一会儿才开口——
“张德全,朕要你出宫替朕办一件事。
朕名下的皇庄不少,却不知道近况如何。
你替我去巡一巡,看看可有人仗着朕的名头欺压庄里的农户,若是有就严惩不贷。
最要紧的一点,你去告诉为朕耕种的农户,从今往后每逢收获不再是只留自家口粮和种子其余一律上缴。
朕决定让他们以户为单位承包田地,只要完成了当年的目标,多得的粮食一律归农户所有。”
刘曦细细把责任田的概念同张公公讲了,又说好各年的目标应当以实际情况来定,丰年高些,歉年少些,决不能让农户没米下锅,过比以前更不如的日子。
他想无论是哪朝哪代,农民种地的积极性都和他们的收入有关。
从前的策略把农户压榨得一干二净,说是给皇帝种田的自由民实际上比奴仆更加不如,收成好没有奖赏,收成差要被官府抓去问罪。
现在虽然表面看来征收的少了,实际上农户们的积极性高了,利益反而更大。
皇庄大多位于京城附近,这么做一方面稳定了民心,一方面于收入又有大益,实在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接下来刘曦又将玉米种子交给张公公,叮嘱他一定要找可靠的农户试种玉米。
他可以给予农户补贴并免交粮食,只要在三年间研究出一套种玉米的办法,就可以获得嘉奖,种的最好的一户还可以赐予爵位。
张德全听着简直呆住了,暗道这些农户真是好运气,皇帝为了尝个鲜,竟然给他们那么多好处。
他不知道皇帝这是为了大规模推广玉米种植做准备,还以为是皇帝自个儿想尝一尝玉米的味道。
遣走了张公公,刘曦又开始思考还可以做点什么买卖。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他手里没人,要是有信得过的人来经营,加上自己超前的生意头脑,要想发点财还不容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