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书库

第50章(第2页)

客人便自己找地方坐下,叫二丫:“就按你说的,来两个油饼,再给一碗丸子汤。”

二丫麻利地拿筷子夹了两个油饼放在浅碟子里,盛好丸子汤,一手一样端上了桌。

冯玉姜发现这饭铺还真是开对了。

挣钱比原先多了,生活比原先舒心。

星期天几个孩子都能帮手不说,单说这二丫,里里外外成了个好样的小跑堂。

那时候学校不像现在这么紧张,早上八点上学,太阳老高了,早饭基本上也忙过去了,中午回来正好搭把手,下午一般只上两节课,太阳老高又放学了,回来家正赶上忙晚饭。

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好像还有个口号叫“阳光书包”

,倡导迎着太阳上学,照着太阳放学,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不能过长。

不像现在,学生,尤其是中学,上学放学基本上都是披星戴月,哪来的阳光啊!

那时候小学生的书包里除了语文、数学两本课本,就只有几个作业本子,更加不会背着几十斤重的书包照着月亮放学来。

尤其是农村小学,没有题海,没有重压,孩子出了学校就进了田园,像那地头田边上长的向日葵,满身大自然的气息。

二丫似乎天生就是块做生意的料子,说话响快,做事利落,心眼也够使,在饭铺里顶的上好样一个大人用。

有的熟客甚至开玩笑喊她“小老板”

,人家二丫也脆生生地答应着。

有了二丫忙里忙外,冯玉姜便主要管摆弄饭食,煎包子,炸丸子,煎粉烙饼,晚上有时会有来喝酒的客人,酒都是自带,炒菜的话,店里有什么便炒什么,无外乎都是白菜萝卜地蛋丝,再有就是盐豆子炒鸡蛋、炖豆腐那几样,天越来越冷,入了冬,也就难有旁的青菜了。

娘俩忙的时候,刚子便一边逗着小五玩,一边喂饱他自己。

山子要是来了,就跟着冯玉姜提水、烧火、刷碗盘,也很勤快。

怪不得有句老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家里那位钟老爷,也跟着搬了进来。

离了他妈的眼皮子,钟继鹏好像有了进步,抽空也帮着提个水、抱抱小五啥的,变得殷勤了。

至于这殷勤的背后有没有什么文章,冯玉姜根本也没去想,她对钟继鹏的态度,经过了两辈子的磨砺,也就是放羊吃草,相安无事了。

******************

冯玉姜其实算是那种“胸无大志”

的母亲,她对孩子也没有过什么成名成家、高人一等的期望,她的想法,也就是让孩子读读书识识字,不当睁眼瞎,到大了能生活得安稳富足、不愁吃穿,她也就满意了。

这,也许是因为上辈子看着几个孩子都过得不如意吧。

这一年的寒假放得比较晚,直到腊月二十三才放。

那时河工早已经结束,修路工地上也因为地冻天寒不方便施工,几天前放了假,铺子里的客人一下子少了许多,逢集的时候买油煎包的多一些,旁的时间就比较闲。

冯玉姜闲了下来,就坐在饭铺里抱着小五烤炉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