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书库

第23章(第3页)

吴双贵看看他们姐弟三个,打了个招呼,就去找冯玉姜。

冯玉姜正在锅屋里忙着发面,准备第二天做油煎包子用。

吴双贵一脚门里,一脚门外,挡在锅屋门口说话。

“婶子你忙呐!”

冯玉姜抬头对吴双贵笑笑,答应了一声。

“他姐夫来啦?家里你爸你妈都好?”

“都好。

婶子,我爸说,是不是哪天叫我跟传秀把结婚证领了?我爸说他有法子。”

八零年以前,法定结婚年龄是男二十,女十八。

八零年修改婚姻法,改成了男二十二,女二十,正好让吴双贵和钟传秀赶上了。

早些年,农村人结婚普遍早,很多都到不了法定年龄的。

年龄不够怎么办?倒也没什么,农村人并不看重那一张证书,新媳妇只要敲锣打鼓正式过了门,就被大家认可了,在老百姓眼里比结婚证管用。

等过两年年龄够了,孩子也该报户口了,再去把结婚证领来也不迟。

再说那时候户口管理也松,小孩户口好报,因此有的农村夫妻一辈子,根本就没领过结婚证,也照样生儿育女白头偕老。

两家办喜事时,吴双贵刚满二十,钟传秀才十七周岁。

按农村办事的习惯,两个人就没急着领结婚证。

冯玉姜现在听到吴双贵提这个事,心里有些迟疑。

“你两个,现在年龄不是还不够吗?”

吴双贵说:“我爸说他跟乡民政的刘干事认识,找他说一说能行,可以把我们两个年龄写大几岁。”

“那何必呢,反正你们现在没小孩,又不急着拿结婚证报户口,叫你爸找人,少不得欠个人情,要花钱蒙人情的。”

冯玉姜说。

吴双贵就呐呐了,嗯唧了半天,说:“我爸说不费什么事,他能办。

叫我哪天来拿传秀户口本去办。”

冯玉姜听了,不好再阻拦,想了想说:“也行啊,这事儿,你们小夫妻俩商量好了就行。

咱也讲究一下,领证也挑个好日子。

再说咱家户口本也不知道叫我塞到哪儿去了,明天婶子给你找找。”

吴双贵答应了一声,去看钟传秀。

吴双贵站在一旁看着她扎花灯,半天呐呐地说:“传秀,我妈叫你回家了。”

见钟传秀没有反应,便又说:“咱回家吧,明天元宵节了呢。”

钟传秀扎好了花灯,顺便把半截蜡烛点上了,滴了几滴蜡油,把蜡烛粘在花灯底座上。

她试试蜡烛稳固了,才吹熄蜡烛,把扎好的灯罩子罩上,递给刚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