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到这时候,村里头教小学的王老师就成了公众人物,大人,或是半大的孩子,手里拿着红纸挤在他家堂屋,围着桌案看他写对子,每年都是从年三十晌午前开工,到了黄昏时还有人上门来。
王老师便神采飞扬地挥舞毛笔,写好了,还要读给那个人听听,遇上一家子文盲的,他还要仔细给解释一通子,再做个记号,怕那不识字的主人拿回去贴倒了。
据说贴倒了的事情,往年也是发生过的,村子里谁家谁家,拿回去把那字倒头朝下贴了。
今年二丫裁好了红纸,问冯玉姜说:“妈,还叫我哥去找王老师写?”
冯玉姜说:“为啥?王老师那儿好多人呢,你跟你哥好歹也上学,你们自己不会写字?”
二丫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写字当然会,就是……我写毛笔字不好看。
要不让我哥来写?”
山子兴奋地接下了写对子的任务。
他一个初中生,拿着红纸去找别人写,实在是有点没面子的。
但是村里人在难有比较的情况下,认定了王老师的字好看,钟继鹏往年也就跟着随大流了。
回头想一想,自己家儿子不也能写?
就算赶不上王老师那字,可那是自家儿子写的不是?试问村里过年能写对子的小孩有几个?
山子挠了半天脑门,终于写好了大门的对子,写完了,他一边吹着墨,一边拿去跟冯玉姜展示:
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
山子读完了,问:“妈,我写的好不好?”
“好,当然好,妈一心就巴望着你们幸福多了。”
作者有话要说:东子......让人心里不落忍啊!
话说橙子被激将法激的,过年时写过一次对子,挺有趣的经历。
☆、过大年
传秀出了门子,年三十晚上的饺子就只有冯玉姜一个人包了。
天傍晌她就开始切肉剁馅子,商量几个孩子能不能稍放点儿白菜进去,饺子馅更软和。
“不行,就不兴放白菜,妈你答应了光包肉饺子的。”
刚子坚决反对。
冯玉姜只好多剥了几棵葱,剁了五花肉和大葱一起做馅儿。
琢磨着怎么让饺子馅软和些,她干脆加了两个鸡蛋搅匀。
看着多半瓷盆的馅儿,冯玉姜想,这回可真是够阔气的了。
村里头没闺女送年礼,又不宽裕的人家,过一个年也不一定能割二斤肉。
弄好饺子馅备用,饺子是三十晚上守夜时包的,留着大年初一吃。
今儿晚上的年夜饭,又够忙活一阵子的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