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葬了母亲,红药前往江南。
去投官府时,那道黄绸几乎给她带来了灭顶之灾。
上皇果然不想再见到一个北地归来的帝姬。
尤其是,一个与金人混了血的大宋帝姬。
幸而母亲留下来的那几名忠心的侍仆,使了钱又拼了命,兼之临安知府是汴京旧臣,对红药的遭遇心存怜悯,网开一面偷偷放了红药逃走。
上皇如今不问政事了,每日要操心的事情也只有那么一两件,红药这个北地归来的帝姬的生死,就是他眼下必得确定的一件事。
红药只得与侍仆们化装成行脚商贩逃离。
一时间手中也无钱大量入货,几人逃入山中,匆匆采了些草药山果之类,并着临安知府相赠的一些银两采买的丝绸等物,逃向西方。
东方南方,走到陆地的尽头便是大海,出海要有船,红药无钱雇船。
何况出了海他们又能投奔哪里。
北地是不能再回了,思来想去只有一路向西。
有陆地的地方就有城镇,总有一处是上皇追索不及之处。
红药他们随了商队一路西行,心下悲凉。
官家的御笔亲书,已经不管用了。
他的儿子也已经是乖僻阴狠的上皇,在他面前,立多大的功勋,甚至克复汴京的功臣良将,又待怎地?照样十二道金牌召回立斩,罪名莫须有。
她这个帝姬,大概也是莫须有了吧。
宋金两国境内既然都已无处容身,她就必得提早为未来的落脚点做准备。
移民看来是唯一的选择了。
否则即使隐居深山,也难保哪个想要讨好上皇的芝麻官儿掘地三尺把她找出来媚上。
既然打定了主意,红药开始有意向商队里的通译常常讨教。
这通译也是个大胡子波斯人,为了养家糊口加入了商队,行走于东西方之间,好几门语言都生硬地通晓一些。
红药既是有心学习,就下足了苦功,极是勤奋。
长路漫漫,平时赶路也无甚大事,那通译得了红药私下塞过去的一些银两,也乐意多教她两句。
商队走走停停,一路到了波斯。
波斯境内充斥了很多面孔奇特的人,他们也同样以好奇而审慎的目光盯着这个商队里的每一个人。
红药想,这里的人已经长成了这个样子,想必上皇的力量达不到此处了吧。
商队在波斯卸货,熟门熟路地在市集上摆开那些从东方带来的精美丝绸和瓷器等等叫卖。
红药战战兢兢跟着商队里的几名妇人一起,在摊位后面翻捡带来的草药。
波斯这里,再往西,据说广袤的一片大陆上,连年混战不休。
由宋国来的草药,在这里也有市场。
更何况大宋的医术水准,又岂是这些蛮族赶得上的。
何况在这种终年动荡的地方,从来不缺各种阴谋伎俩的发生。
就算是大宋来的毒药,因为毒性特别、效用强烈又解毒无方,也格外地受到顾客的欢迎。
至于他们买回去要做什么,那就不是东方来的客商所能深究的了。
红药在背囊中发现大把的雷公藤,手不禁一哆嗦。
身后有人用着怪腔怪调的生硬语气说:“女士,你通医术么。”
红药回头,看到一个金发碧眼、眉目俊朗、衣衫整洁的少年。
他正低头望着红药脚边一堆堆的药草。
红药想了想,不知为了什么,终于还是低声说道:“那要看你想治什么病。”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