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糕是糯米做的,偏不像糯米糖糕一样甜,用的是肉馅,若是讲究些的还要掺些冬笋末、韭芽等等,蒸好了用粽叶包着,吃时拨开叶子,闻着那糯米香,吃起来咸甜鲜香。
这茶点乃是从南京那里流行起来的,如今大街小巷多的是敲竹板叫卖的茶糕担,时人多爱喝茶,早茶和午茶时正好可以吃上几块。
李家人口味大多偏甜,唯独李清容喜欢吃这个,因她是小女儿,自小就被养得有些娇气,吃起东西来也挑剔的很,难得有喜欢吃的东西,所以家里总也会备一些给她。
李清漪随口交代下去,很快便抬脚往屋里去。
李家上下皆知,这位李二姑娘最是个可亲的,往日里若是犯了小错都可去寻她求情,但她在自己院中定下的几条规矩却也管得最严。
这院中的几个丫头平日里虽是能说几句玩笑话,可等李清漪端起面来便又全都噤声不语,就连三姑娘李清容身边的丫头绿枝都对她都甚是敬畏。
现下,见着李清漪抬步入了房门,雁子和绿枝等人便全都停在了门外——李清漪不太喜欢人贴身伺候更加不喜欢有人动自己的东西,故而有条古怪规矩就是:不得传唤不能入内,所以丫头几个甚少入屋。
李清漪的屋里倒不似一般姑娘家那般红红绿绿,缠金绕银,甚是简洁。
一套绣花鸟鱼虫的床帐是湖蓝色的,有一座自个儿绣的座屏,是幅幽兰图,小小的很是雅致。
临窗摆了个小书架和木桌子,都是枣木做的,只是简单的上了一层漆,架上的书虽不多却也摆放的十分小心,最醒目的地方摆着的是女四书,其余的杂书野史则是小心的套了个书壳儿放在不惹眼的地方。
书桌上有一副笔墨纸砚和一盆未开花的水仙,洁白的卵石顶住根部,碧碧的一抹绿,映着波光,宁静中透着一点生动活气。
李清漪顺手关了房门,径直走到书桌前,在抽屉暗格里抽出一本小册子,然后又从笔筒里抽了一支笔出来,沾了沾砚台里还没干的余墨,在上面的“三皇子裕王”
上面画了一条横线。
这世上大概总有一些人是投胎时候少喝了一口孟婆汤,像是李清漪这种少喝了小半口孟婆汤的,她只觉得就像是做了一场长长的梦,还没来得及回味就只能先赶着把梦醒后没忘干净的事捡重点记下来。
当然,她也不敢把事情记得太清楚,只是含含糊糊的写了几个便于回忆的字——否则若是被人看见了,说不得就要被怀疑是撞了鬼了。
人的记忆是最不靠谱的,经过时间打磨就更加模模糊糊了,似是而非。
所以,才要趁着还记得清的时候用笔记下。
李清漪随手翻了翻自己特意记下的那些零零碎碎的事情,一点一点的回忆着,心里慢慢就有了底:要是放在早些年,规矩和人心还没被皇帝的大礼仪给打破的时候,只要抱着“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这条规矩就不需要担心了,可如今却不一样——那说出“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
的杨大才子都已经被流放到了永昌,皇帝在上头像是磨刀似的把朝臣的傲骨和脊梁都给磨去了,如今朝中余下的不过是阿谀奉承之徒。
就像是黄氏担心的那样,皇帝迟迟不立太子又偏宠于四皇子景王,底下的人自然各怀心思,全然不知前路如何。
然而,李清漪却和那些茫然无措的人不一样,她心里有八分肯定最后登位的会是三皇子裕王。
至于过程,那就不是李清漪这模模糊糊得来的记忆所能解释的。
她还隐约知道,这位裕王似乎是个贪花好色的,大约命不太长。
后头还会出现个李太后以及懒得多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
这位李太后虽然不知道名字似乎出身不太好,既不是原配王妃也不是继妃,还是儿子登基了才扶起来的,显然不可能会是李清漪。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自古深情留不住,总是套路得人心。苏殷自从被绑定反派系统以来就勤勤恳恳的完成任务,无一失手。每一次任务都完成的非常完美,成功取得人人喊打的反派Boss头衔。当然最后他也成功的被主角干掉了,再一次印证了反派死于话多的真理。真是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可是有一天主脑突然告诉他,由于许多反派死的太冤,集体暴动导致世界不稳,让他去改变反派的命运。exm???这活可不好干呀!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快穿反派话不多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郎君金榜题名,糟糠妻被骗下堂。天灾人祸频频,下堂妇死得凄凉。重生归来,她不仅要踹渣夫夺家产,还要在天灾荒年,广积粮高筑墙,过上悠闲好日子...
穿越到自己写的书里,换做任何人都会欣喜若狂,可温亦谦却有点慌。早知道我就不写黑暗文了,随便出个门都能遇到几个变态杀人狂,这谁顶得住啊s黑暗风,沙雕向。...
大胆开个预收穿成病弱反派的未婚妻以下是本文文案穿成男主无c文中不配拥有姓名的反派病弱同桌,身娇体弱一步三喘的覃莳得到了一个学习系统。努力学习可续命,可惜系统十分抠门,覃莳头悬梁锥刺股却依...
世界被拯救了。因为我需要一个地方发表文章。...
兵王,这是在任何一部字典上都查不到的词,士兵创造这个称呼仅是为了表达对他们中间绝对佼佼者的敬佩和尊敬兵王,士兵中的王者,他们仅仅是士兵中的王者,也许他们永远也成不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将军,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