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喜欢吟咏长安的月色。
但洛阳的月华同样是美的。
就好像人们都在为八月十五的圆月写下诗句,却少有人来欣赏这九月十五的望月。
光华被捣碎,撒到路上,车马行过,清晖便与尘土一同扬起来,到处都是。
这是每天进出无数车马的洛阳城。
此刻大唐的月光美酒和戎马文章,都化融于此。
盛世百年的河山气象,依托在这座城市的一市一坊,一草一木中。
但车水马龙的大道旁,却有一处草庐。
不高的木篱在形式上将这里与外界隔开。
稍微走近几步,或许就能听清庐中人的言语,窥见庐中人的形容。
在这个月华如昼的夜晚,却连更夫经过时都收起铜锣,生怕惊扰这座风都可以灌进入的茅草居室。
与其说草庐与城市格格不入,不如说城市对草庐敬而远之。
庐中有人吗?
当然是有人的。
不然怎么会怕锣声扰了他们呢。
庐中人在干什么呢?
那两个人在下棋。
这般月夜,不点灯,打开窗,就着月色手谈一局。
想来是不会有比这更雅致的事了。
“不愧是秦王殿下,走的棋路也是这么刚猛果断。”
说话的是一个穿着道袍的年轻人。
他眉目舒朗,说话的声音不大不小,夸起人来也没有虚词。
在大唐,能被称为秦王殿下的,只有一个人。
“长源的棋路,亦是世上少有。”
李世民坦然接受了这个评价,“但是,这个棋盘对长源而言,是不是有些太小了?”
“对于长源而言,有个地方下棋,有个地方能让在下专心修道,就已经很合适了。
又何必在意那么多身外之物?”
“本王听他们说了,前世的你可没有这么超然物外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