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她又思念起现代了,想要个假身份证,还是容易的。
估计这会的京城的电线杆上不会写着办证,因为这会也没电线杆。
出来了,拆了布包,放在包袱里。
那个制式不是此时该有的,她把刚刚绑在腰上的包袱改系在背上。
小宝就抱在怀里,跟一个普通的出门妇女一般无二。
她之前就把碎银分成几份,她不能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
小宝的襁褓之中藏了些,她可不会像她的电视剧里的那些蠢货,拿个钱袋挂在腰上,让人偷。
好吧,不是他们蠢,是编剧蠢。
虽然他们跟她说,那是剧情需要。
当然值得欣慰的是,她的男主不会指着个鱼塘对女主说,“那是我为你包下的。”
好吧,这不是演员或者编剧的错,这是制片方的错,她不禁想,这些人怎么就不知道,舍不孩子,套不着狼的道理呢?
摇摇头,京城十五娘还是很熟的,用她的记忆,远离端木家常活动的范围,去了一个小集市,自己吃了点东西,当然,她还给小宝找了点吃的,一小碗浓浓的米汤。
看着小宝吃得香甜的样子,穆慧都热泪盈眶了。
这是小集上的一个小饭铺。
卖的都是简易的饭食,大锅里蒸的是捞粗米饭。
边上还有一锅烩菜。
两文钱就可以叫一份,把烩菜淋在粗米饭上,就是一大碗。
所以,这里自然有免费的米汤。
穆慧正是看到饭铺的老奶奶正好在捞饭,米汤正冒着热气,她才会马上过来,虽说不算是大白米,但书上也说了,粗米汤更有营养。
老奶奶看穆慧自己不吃饭,先用米汤喂孩子,边喂边红了眼眶,她也叹息了一声,“别哭,别哭,月子里就哭,会伤眼睛的。
没奶是常事,你回头安顿下来,买头母羊,大小一块吃,可养人了。”
穆慧对老奶奶笑了一下,低头继续喂。
“孩子爹也是进京的举子吧?这些日子,京里都住不下了,大比之年,总会这样。
你也是,留在家里等多好,非跟着受这罪?”
老奶奶闲着也闲着,手上没活,一早也没生意,于是坐下跟穆慧唠起嗑来。
“家里没人了。”
穆慧会说上海话,想想用海普对老奶奶说道。
老奶奶点头,“从江南来的?”
“是!”
穆慧点头。
“江南出才子,你相公一定会高中的,看看这娃儿,就知道你们两口子是有福的。”
老奶奶安慰了她一下,想想,去后头拿了一个葫芦,用开水烫了烫,帮她装了一些米汤,放在她边上,“你先吃饭,这葫芦米汤你带着,中午若是吃完了,你再来打,不用钱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