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路倒不是完全没有,问问商维强就有了,但他们既要与家里划清界线,这条路就行不通。
大家都去看苏阙。
苏阙也为难:“我倒是可以联系,不过……”
她能联系的,苏珊珊也能联系。
从最近苏希写来的书信看,苏珊珊拍的那部电影也杀青了,正要拿去各大电影节参展。
人家毕竟是大导演,大制作,又有苏氏影业保驾护航,如果苏珊珊再一发疯,要求组委会不给他们机会,那他们别说参展,就是私下卖版权也困难。
这么一来事情似乎陷入僵局。
卫小东一屁-股坐在地上:“得,这小半年,算是白折腾了!”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商爻接到了汪方友的电话。
“我听说你们那片子杀青了?效果怎么样?”
汪方友开口就问。
商爻以为他是来幸灾乐祸,没好气地说:“让你失望了,比你想得好。”
汪方友不满道:“我说什么了么,你那狗嘴里能不能吐一回象牙?我是前段时间参与了一个师兄的小短片,这片子他准备拿去东京参加一个青年电影展,我想起你来了,就问问你们那片子去不去?”
“青年电影展?”
商爻眼睛一下亮起来。
汪方友:“昂!
咱俩那五年之约我可是随时想着呢,你说一个新人,想挤那些大牌电影节你也挤不进去。
可你要是入不了电影人的门槛,我怎么办呢?不战而胜的冠军我才不稀罕!”
商爻怼他:“你少说废话,说说个青年电影展怎么回事。”
汪方友打这个电话,就是有一肚子的奚落话要说,谁知商爻不听,他犹如一记重拳打在棉花里,怪不得劲的。
汪方友憋着生了会闷气,这才说:“这个电影展是近几年由一群青年电影导演攒起来的。
东京那电影环境你恐怕不知道,比咱们体制内还要苛刻,不把老一辈熬死,青年电影人根本没有出头之日,于是大家一合计,搞了这么一个电影展。
“原意是青年人之间互相交流,分享作品成果,没想到几年发展下来也初具规模了。
于是组委会设立了各类奖项,要求参赛的必须是年龄三十岁以下的青年电影人,参赛作品是没有以任何形式发表过的处-女作,门槛不高,有入场券就可以。
今年听说有些投资人也会参加,就算拿不了奖,也有机会卖版权。
“你说,我是不是给你送温暖来了,这么好的机会,我可只想着你了。”
汪方友说到最后,还有点委屈了,唉声叹气了好一会。
商爻一边听他说,一边按下了电话免提键,和苏阙交换了几个眼神。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