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前日曾目睹大人微服途经此地,又听过往行人议论说太子被废,我想李大人此行可能是去扬州,并与太子之事有关,料你近日必将返回。
此乃必经之路,白日不见大人身影,夜间的可能性自然就增加了。”
“贤弟判断,令人折服。”
李渊又问,“再请推测一下我去扬州做何公干?”
李靖不假思索:“定为晋王嗣位太子。”
“果然不愧人称李神仙。”
李渊谈兴更浓,“贤弟推测一下晋王能否得到太子之位?”
“此乃大势所趋也。”
李渊一阵大笑:“贤弟呀,只怕你这个神仙失算了。”
“未必吧。”
李靖信心十足,“当今大隋是独孤后主事,杨广继位乃女圣主张,万岁只能随声附和。”
“贤弟呀,如今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
李渊有几分得意,“万岁对晋王德操本不放心,秘密令我来暗中访查。
杨广果然厚财恋色,胡作非为。
这样人岂可托付国事?下官回京如实禀报与当今,杨广今生休想嗣位太子。”
“不见得。”
李靖依然自信,“万岁为人从无主见,最后还得惟娘娘之命是听。
而且,杨广继立,实为大人的福分。”
李渊愕然:“贤弟这是从何说起?”
“请问,杨广若为太子日后即位,大隋江山能否长久?”
“杨广眼下便已难再伪装,一旦皇权在手,能不为所欲为!
必为亡国之君。”
“着哇!
若明君继位,天下岂能易主。”
“你!”
李渊已感觉到几分。
“大人。”
李靖直说下去,“将相宁有种乎!
君王宁有种乎?在长安三年,我早把朝廷内外看透,隋主废后周而立,然教子无方,后继羸弱,大人英文伟武,正可乘虚取而代之。”
“贤弟,万万不可信口雌黄。”
“大人,在下这是推心置腹之言。
愿你心存此志,把握时机,不懈进取,他日登极。”
李靖语如连珠。
红拂意犹未尽:“李大人,人当有志,志者机也,机者即命也。
敢为即能把握命运的进程。”
李渊不语沉思,似乎动心。
李靖看出李渊有意:“大人对在下之言可仔细品味,相机行事可矣。”
李渊不能不表个态度,但他模棱两可:“二位一片真心,下官铭感肺腑。
为人谁不想轰轰烈烈一生,谁愿默默无闻辞世。
然世事犹如棋局,变幻莫测,李渊当留意时机,倘时机至决不错过。”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