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大臣都钳口了,战战兢兢低下头,无人再敢为太子求情。
杨勇更感到形势不妙,绝望地扑倒在地:“父皇,儿臣实在是冤枉呀!”
独孤后则催促杨坚:“万岁,你也该发话了。”
就在这时,齐国公高俊急慌慌闯上殿来:“万岁,为臣有本启奏。”
杨坚暗喜,心说来的正是时候,不然他已被逼进死胡同,没有回旋余地了。
借此,他正可缓冲一下:“高卿,你染病在家告假免朝,何故不召而至?”
“为臣获悉要废太子,国本摇动,怎能不抱病前来。”
高俊叩首奏道,“太子废立,岂可轻率,万岁当慎之又慎,一旦有误,悔之莫及。”
杨勇心中念一声阿弥陀佛,救星来了。
他哪里知道,唐令则早已预感到杨勇凶多吉少,杨勇前脚一上朝,随即便去齐国公府,好说歹说总算把高俊搬来。
独孤后可是脸色气白:“高俊,你因为与太子是儿女姻亲,就藐视国法徇私庇护吗?”
“臣不敢。”
高俊据理力争,“若论亲疏,娘娘与太子至亲骨肉,国事自当秉公而断,为臣以为,太子投毒害命之罪未有供状之前,尚难成立。
还当讯问得实,供认不讳后再行定罪不迟。”
“照你说,在太子府当面搜出毒药也属不实了?”
“臣不敢。”
高俊并不退缩,“娘娘大义灭亲,为臣只有敬佩,然按大隋律条,有了罪证还需口供,娘娘何必急于一时呢。”
独孤后被高俊问住了,未免赌气说:“高俊,依你之见,此事当如何处置?莫非你要凌驾于万岁之上吗?”
“为臣死罪。”
高俊转向杨坚,“万岁英明,定会做出明断。”
杨坚此时已想好一两全之策,照顾到各方的面子:“高俊所奏,不无道理,即着杨素、高俊二卿共同审理太子投毒一案,待查问翔实,再行定罪。”
杨素、高俊二人叩头:“臣遵旨。”
杨勇暂时保住了太子之位,独孤后未达目的岂肯罢休!
她催促杨素抓紧与高俊审理杨勇投毒一案。
杨素如今比独孤后、杨广还要急切,现在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若不搞掉太子,日后杨勇登基,他杨素全家都休想活命。
于是他派手下接二连三去高俊府第,约定日期共同开审。
高俊采取拖延战术,只说病体未愈且暂缓几日,这样一来,不觉已半月有余。
杨素奈何不得高俊,只得向独孤后求助。
独孤后听罢原由,早已看透内里:“高俊分明是有意拖延。”
“娘娘所论不差。”
杨素在放怨气,“看来这事非被高俊拖黄不可。”
“有我在,他高俊休想!”
杨素煽风加火:“官高不斗病人,他就声称有病,谅娘娘也是没辙。”
“有病?”
独孤后在思索对策。
“对,就说有病,便万岁亦无可奈何。”
“哼!
我倒要看看他高俊是真病还是假病。”
独孤后呼地站起,“刘安,准备銮驾,探病齐国公府。”
杨素冰冷板结的脸上现出了笑意:“娘娘果真英明,凤驾亲临,有高俊的好瞧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