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重登时脑子一懵,不知如何回答。
气数一词,听到的多了,常常有说某某气数已尽,如论如何折腾也是无力回天。
更有说某朝某代气数已尽,即便是岳飞、于谦这样的猛人,也挡不住国祚崩塌。
“民心即是气数。”
老道没等秦重回答,自己说出了答案。
“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煌煌一朝,得势而起,失势而终。
因此朝代更迭,非人力所能挽回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民心即是气数?”
秦重琢磨着这句话,倒是比什么皇权神授之说,解释的更加实在。
“如今大宋看似繁华,实则恶病缠身,积重难返。”
老道无喜无悲,接着说道,“庙堂之上尔虞我诈,蝇营狗苟只为自家算计,谁管百姓死活?文人墨客风花雪月,可能挡得住铁马金戈?”
“啊?”
秦重大瞪双眼,不知如何接话。
这该是愤青呢?还是清醒人?
以秦重之见,老道所说不差,后世史书之上多有记载。
暂不提民间疾苦,此时的朝廷,冗费,冗兵,冗官,就像是三座沉重的大山,压的整个大宋抬不起头来。
按宋制,官员致仕或死亡,子孙可荫补,代代相承。
以致有官无职者十常八九,俸禄则照支。
又有“任子”
之制。
每逢郊祀大典,朝廷大小官员,均恩荫及子。
至如今,内外官员已增至一万七千余员,至于候补官员更不知其数。
这都是趴在大宋身上吸血的蚂蟥。
但是很无奈,想裁撤却裁不得。
稍有风声,一众官员士大夫的口水,能把朝堂淹没。
冗兵更裁不得。
禁军八十万,厢军四十万,养兵的费用几占全国赋税十之七八。
不论禁军、厢兵都是“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
的状态。
据闻京城禁军习于嬉游,骑兵不能披甲上马,甚至领粮时还要雇人挑负;至于厢兵,则只能从事杂役而不知兵事。
大宋养兵百万,却尽是不堪战的老爷兵。
一旦裁撤引动荡,更是大宋不能承受之重。
更甚至,如今边关战事将起,一大笔军费何来?只能从百姓身上榨出来。
“大宋气数尽矣。”
老道叹息一声,微微闭上了眼睛。
或许吧?秦重心中暗道。
后世的他自然知道历史,如今万里江山,看似繁华,却也不过几十年光景,就会沦入异族之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