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能得列门墙,传承道统者寥寥无几人。
学子是学子,弟子是弟子,不可同日而语。
无论在朝在野,儒家选择入室弟子,皆谨慎非常。
因为从此之后,两人就贴上了标签,乃是一家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此时秦重还不知道,范夫子的身后,站着千古名臣范仲淹。
这一层弟子的身份,日后将为他带来巨大助力,也会带来无尽的麻烦。
公堂上喜气洋洋,案子眼看审不下去。
王安眼望屋顶,无可奈何。
这恐怕是他为官二十年,最奇特的一场审案。
至此时,原告还未上堂,官司已注定要输了。
暗暗叹口气,顿时神情萧索。
要留清白在人间,写出这样的诗句,人品岂会污糟不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若不是德性有亏,那就是有人生事,诬告秦重。
王安凭着多年历练,转眼间看透此案,因此越落寞。
却在这时,公堂外面一阵喧闹。
王安眉头一皱,厉声喝道,“外面何事喧哗?”
不一时,一名衙役跑了进来,躬身说道,“回县丞,有本县射声弓箭社团头吴承祖等人,言称抓到污蔑秦重之人,已押在公堂外。”
“哦?”
陈平颇感意外,遂吩咐道,“且将人带进来。”
片刻,吴承祖和钱老二打头,走进了大堂。
他们身后,足足二十多人,皆被反绑了双手,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
吴承祖和钱老二,进门时昂挺胸,走到一半时,已是弓下了身子。
待走到堂前,全没了一丝气势。
二人扑通跪倒在地,怔了怔才高喊道,“草民拜见县尊。”
当日,看着秦重被抓走,二人插不上手,但是心中愤愤不平。
便琢磨着,怎么相帮秦重。
还是钱老二提醒,记起了那群泼皮混混。
这群人散播谣言,定是受人指使。
只要抓了他们送去官府,岂不是证明秦重清白?
弓箭社不缺人手,而且武艺不差。
一帮泼皮,哪里是他们对手?
抓了一个,牵出一串儿。
两天功夫,竟抓了二十多人。
到了公堂之上,一群泼皮早吓得腿软,问什么说什么。
有人花了钱,请他们散布谣言。
至于谣言,都是那人提前编好,再交给他们背熟、每天五两银子,让这帮泼皮红了眼,呼朋唤友,四处传播。
问到此处,案情大致明了,县令陈平已经不想问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