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霜露重,秦珺披着裘衣端坐在堂上喝暖身汤。
郭公公拱手:“已到了,掌灯时入的京,交了通关文碟便去了安置的宅院。”
秦珺呼出一团白气,在暖黄的烛光下消散,“人员登记了?”
郭公公呈上名册,“已在策了。”
锦绣将名册在秦珺面前摊开。
秦珺看了眼,注意到两个姓名不全的人,“这两个人是怎么回事?”
郭公公道:“誊抄的母册墨迹还未干就交接,墨在纸上晕花,遮了人名,抄过来就只剩下一个姓氏。”
秦珺吁气,“真是费心机了。”
郭公公:“公主有何吩咐?”
秦珺便说:“就怕有人不纯,借机浑水摸鱼进了上京,这名册上的人,烦请郭公公调查一个明晰出来。”
“喏。”
郭公公道。
秦珺又问:“宅院购置的如何了?”
郭公公:“已在看了,不过正月期间上京人太多,好房所剩不多。”
秦珺抿唇:“要快些,不必太过豪华,只偶尔小住即可。”
说罢又补充了一句,“就这两日吧,必须办好,不必挑了。”
郭公公喏了一声,领命走了。
锦绣听了全程,越听越疑惑:“公主?”
秦珺叹气:“知道你想问什么,天机不可泄露。”
锦绣:“……”
秦珺拿着名册再次看了起来,看来姜国此次进京的使节还是同往年一样,依旧是秦卞送去辅助姜国的大臣钟惠回来述职。
秦珺松了一口气,暗想只要不是姬家的人来或者是姜国里那几个半截身子进土的老臣,就没人能认出姬姒并把她带回姜国。
锦绣犹豫道:“公主这么关注姜国,是不是在想六年前那桩糊涂婚?”
秦珺一愣,霎时想起书里那段不起眼的故事。
六年前秦周内忧外患,外敌来犯,元人派人来谈判,煌煌大殿之上,使者竟说元首领要和秦周联姻。
一时朝廷哗然,那个时候周帝只一个女儿,而六公主那时才九岁!
百官议论纷纷,觉得这是天家之耻,但元人大军压近乌山若不答应只能开战。
此时有人献计鸿门宴,找了一个身形酷似六公主的小宫女穿上锦衣华服送去战场。
元人大喜,元人大将前往秦周帐内迎接公主,顺便商讨议和之事。
谈及婚事,秦周的大臣皆面露茫然,说六公主早已指婚,婚配对象是姜国君主的嫡次子,联姻之事从何说起?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