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学是要君子成德立行,可没让君子死守教条,大处上一步不能错,小处上,花些钱行行方便没什么的。
“今早你爹出门时,娘叫他中午告半个时辰的假,让他送你入场,哪有孩子下场爹爹不在的?左右离得不远,应该能赶得上。”
唐夫人陀螺一样忙这忙那,跟着几个嬷嬷里里外外地转,直叫三个孩子看头晕眼花。
她嘴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叮嘱着,只觉得这是掌家半年来办过的最紧要的事儿,哪怕儿子连末等也中不了,下场感受一下也很好。
半上午,唐厚孜准备全了,跟着两位先生,带着两个书童出了门。
他走了不多时,一位约莫不惑岁数的美妇带着女儿上门了。
这是跟唐夫人关系不错的容府夫人。
容夫人的声儿比她腿走得快,还没走到厅前,老远就笑道:“瞧你家大门敞着,我就知道你还没出门呢,快点儿,再不走要来不及了!”
“走去哪儿?”
唐夫人糊里糊涂。
容夫人反倒叫她问得愕住了,惊讶反问:“你家没定举子房?!”
唐夫人娘家不显,她父亲没得早,哥哥只考过秀才,义山又是头回下场,唐夫人毫无经验。
她问唐老爷,唐老爷只说“带上笔墨纸砚,带一包馒头,带个水壶就行了”
,直叫唐夫人气得倒仰。
于是两眼抓瞎,要备什么东西,东听西打问着给义山备全了,好多讲究却都不知道,闻言忙问:“什么是举子房?”
容夫人顾不上坐,瞧见桌上放着冰碗,吃了两口解渴。
“上午贡院先验检藤箱,枕头被褥锅碗那些杂物,就能由家里的小厮带进场了,帮着少爷们安置好。
可这会儿学生还不能进场的,号军还要一间一间清点,看有没有夹带,等到傍晚,才放学生进场呢。”
“到了晌午,内外帘考官们要在进贡院前,挑家酒楼吃一顿饭,这呀,叫‘入帘上马宴’。”
容夫人说了一通,醒过神来:“你快去换件衣裳,红的最好,我路上慢慢儿跟你说。
丫头们呢?丫头们去不去?”
“去呢去呢!”
唐珠珠欢天喜地拉着荼荼回屋换衣裳了,都挑了身最红的。
珠珠年纪小,五官灵动,穿一身红裙,扎两个小揪,像个要去拜年的丫头,过年都未必穿得有这个喜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