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听闻荀卿在朝会上赞同了相国迁都之议。”
少帝说道。
荀爽低下了头,重复了之前他曾对董卓说过的说辞:
“山东兵起,非一日可禁,故当迁都避之,随后徐徐图之。”
心下却不由涌上一股悲哀。
迁都啊,移都改制之大事,非不得已不可为,可董卓势大,纵然询问于他们,但心中早已决意要迁都。
他又怎能眼睁睁看着几位坚决反对的同袍因此既定之事白白丢了性命。
少帝似乎并未因此事生气,只是平淡的提起了另一事。
“陈卿已请出为平原相。”
董卓征辟天下名士,陈纪陈元方也是其中之一,先为五官中郎将,后迁侍中,前些时日曾与荀爽言及
欲避祸离去,遂请出为平原相。
“荀卿也会离孤而去吗?”
只有九岁的幼年天子问道,他望着荀爽,眸子里一片虚无,似乎什么都没有,又似乎有太多东西。
荀爽突然明白了什么。
可他又怎能拒绝?
在少年天子的目光下,他再一次深深叩首,答道:
“自当不离。”
————
雒阳城外,校场上一片尘土飞扬,一个个膀大腰圆的汉子在操练着,时不时还有出来单打独斗的。
相貌儒雅的将军从台上走过,检查着士卒们的训练,不时还出声去纠正一番,神情认真而严肃。
半晌,他似是突然想起了什么,有些疑惑的向着身边人问道:
“今日怎么未见文远?”
身边的小兵听后一阵尴尬,支支吾吾道:
“张从事最近在帮着处理军务。”
处理……军务?
高顺一愣。
这几个字眼也没啥大问题,就是和张文远有些搭不上边。
他和张辽同是并州出身,都曾为丁原帐下,再熟悉不过了,他是太明白这人了,年纪轻轻却武艺高超,平日里最喜爱找军中猛将切磋切磋。
这个年纪的小孩,听上去成熟,实际上最是麻烦,猫嫌狗弃!
平日里让坐下都坐不住的人,这会却跑去乖乖处理军务?这简直像是说他那将军决心安分做个主簿一样怪异。
他少有的起了好奇心,放下了手上的事情,摸去了营帐,想瞧瞧到底是出了什么事。
还未等他进帐,里头就传来了紧张的大喊。
“别进来!”
高顺已一把揭开帐帘,与里头那个熊猫人对视一阵,相视无言。
他默默走了进去,顺手倒了杯水,神色如常的坐了下来。
但若是仔细看,却能发现他的面皮隐隐有些抽动。
一旁的张辽自然也看见了,他悲愤的转过了头,不想面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