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书库

第10章 一波暴富发大财了(第3页)

政事堂的宰相,每个都捐赠了一万两白银,当然李纲除外,因为他没什么钱。

即便如此,李纲说了倾尽家资,态度没得说。

后续官员依次降低。

赵桓全部问完,看向一旁的黄经,问道“捐赠的额度,记下了吗?”

黄经弓着背,恭敬道“请官家放心,奴婢全部记下。

所有的钱财合计,有四十八万六千五百两白银。”

赵桓眼前一亮。

近五十万两白银,加上李家抄没的钱财,就有了启动的资金。

有了钱,才能装备军队。

这一回杀了李邦彦,加上百官慷慨解囊,一波暴富了。

赵桓心中也是微微激动,吩咐道“你安排人,在三天内登门收钱。

既然允诺了,就必须做到。

做不到,就是欺君之罪。”

黄经说道“奴婢领命。”

满朝百官心中酸溜溜的。

皇帝不要脸,皇帝与民争利,简直不当为人子。

偏偏皇帝找了个冠冕堂皇的抗金理由,又有李邦彦欺君的前车之鉴,没有人敢顶回去。

否则自家被殿前司的人搜查一番,正经官员谁经得起查呢?

又不是李纲那样的憨憨,为了抗金不惜死不惜财。

赵桓定下李纲拜相,又募集了足够的钱,却没有半点的放松,接下来要安排种师道担任枢密使的事情。

这才是大问题。

李纲拜相是文官的事情,张邦昌、白时中等人虽然抵触反对,也只是少部分人,许多忠君爱国的人不会反对。

种师道担任枢密使,却是再次打破大宋的惯例,再次提升武人的地位,不仅文官反对,连皇室宗亲都可能反对。

连李纲都可能站出来。

因为李纲也是文官。

赵桓却必须这么做,大宋的根子,就是文官管得太多,导致武将不振。

要纠正文官领军的错误制度,必须是武将担任枢密使。

文官可以参与对外战争的大方向决策,却不能去干涉具体的战事。

赵桓要立规矩,借着金人南下的机会把文武分开,避免文官乱插手武将的事情。

恰是如此,种师道担任枢密使很重要。

赵桓目光扫过所有人,正色道“朕登基已有数月,常言道国无储君,朝廷不稳,天下不安。

朕决定立皇长子赵谌为太子,兼任天下兵马大元帅,诸卿可有异议?”

inf。

inf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