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结构:我(可以省略)+量实+第二或第三人称+补语(结合前文,有时可以没有补语)。
例如:我量实他不敢来。
諯,普通话音zhuān,四川话音zuǎn(同“转换”
的“转”
音)。
《说文·言部》:“諯,数也。
一曰相让[相责让]也。
从言,端声。
读若专。”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諯,按数其过而诮责之。”
即列举过失并加以责备。
諯的后面,可以是人称代词,也可以是具体的描绘,还可以是程度副词做补语。
例如:1不是我諯你,你娃摸不出100块钱!
2黄世仁被諯zuǎn成一个无恶不作的恶霸地主,其实当代的很多人比黄世仁还坏。
3老王被你諯惨了。
四川方言中,当“量实”
与“諯”
不涉及第三方,只有现场当事人双方时,它们是经常伴随出现的。
例如:
父亲对儿子说:“我量实你期末考试肯定考不进前10名!”
儿子说:“你硬是把我諯zuǎn得稀撇嗦。
看我考个前10名给你看哈!”
这是父亲用贬义的激将法,变相鼓励儿子努力学习。
再如:
甲:“我量实你包包头摸不出来100块钱!”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