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原本是好心,做一个滋补气血的汤给女人喝。
不管他是不是真心专替女人做的,但是他确实做给大家吃了,吴茵还是很领他这个情的。
可是,就是因为他不会说话,每说一句话,都让人又羞又恼,总是不欢而散。
他就是有这个能耐,能让人莫名其妙的生气。
除了店里生意上的事,其他什么事,没人愿意找他说话。
因为每次说的好好的,要么就是他生气了,要么就是把对方惹生气了。
这就是所谓的话不投机半句多。
有一天晚饭后,张志接到一个好友的电话,说是他在海口开了一家眼镜店,请张志去新店指导工作并参加开业庆典。
“你们说我这朋友二吧,都到了快要开业了,才想起来,还没有订镜盒镜布,需要从我们店里带镜盒镜布去救急。”
张志笑呵呵地说,右手手指夹着烟,在店里柜台间晃来晃去。
吴茵和邱大哥坐在沙发区,吴茵在低头做笔记,而邱大哥在用手机看小说。
张姐坐在收银台里面用电脑录账。
所有宜买佳的眼镜店都购买了一个专业的眼镜行业的软件,用来录客户资料,客户所购产品,进出货记录等等,特别是记录客户积分。
老顾客回头时,就可以用客户积分。
顾客消费100块钱等于100个积分,可抵现金一块钱用。
这个政策主要是为了吸引老顾客回头。
客人用了积分,省下了现金,回来次数越多,累计的积分也就越多,他们就得到了更大的实惠。
当然商家宜买佳眼镜薄利多销,累积起来就是厚利了。
这是一种双方互惠互利、良性循环的营销的方式。
吴茵觉得这个营销策略可取,便仔细地记录在笔记本上。
张志在说话,没人搭腔,吴茵为了缓和气氛,便回答道:“你朋友肯定是第一次开眼镜店,没有经验,所以忘了。”
像吴茵,她已经开过一次店了,她就知道开店必需准备的一些东西,如果现在叫她开第二个店,保证能够准备充分,应有尽有。
“吴姐,你说对了。
我那个朋友就是一个新手,所以开店有点慌。
他都已经给我买好了飞机票,叫我明天就去。”
“这么着急啊,那他的眼镜盒怎么办?”
张姐道,她听到了重要信息,抬起头来问张志。
“明天请姐夫打包两箱镜盒,发物流到那边去。
我明天上午就要去坐飞机了。”
张志说。
“知道了。”
邱大哥答应道。
“哦,还要给他准备200只清洗剂,我猜他肯定想不到准备清洗剂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