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当中,那个年代给我留下了刻骨的记忆。
物质生活的贫乏,是当代人们难以想象的。
在躲避计划生育的日子里,我不知道二哥、二嫂受了多少苦,每次二哥晚上回来拿东西,看着他顶风冒雪离开的背影,我都莫名的感到一丝疼痛。
春节不是所有人的春节,有的人家希望过,有的人家则希望没有春节最好。
给我记忆犹新的就是村东头的老李家。
大年三十,我正和小霞、小青她们在屋里玩扑克牌,听见外边敲锣打鼓,以为村里有演出呢赶紧跑了出去。
眼前的景象深深地刺痛了我,直到今天我依然记得。
我看到了10多人的“队伍”
,前边两个人打着锣,后边一个人推着小推车,一个人敲着车上的小鼓,最后边四个人抬着大簸箩,里面有几个包子、馒头。
老李家20多岁的闺女李梅素在后边跟着,一行鼻涕一行泪,哭的不行。
领头的是魏村长,每到一家门口,魏村长都会大喊着:“行善积德,给几个过年的包子!”
此情此景,无不动容。
不管是素馅的还是肉馅的,每户人家都会拿出两个来。
我一打听才知道,老李今年60多岁了,老两口子身体又不好,老来得女,生活很是艰难,春节了,连个蒸馒头、包包子的面都没有,更买不起鱼肉了。
我和妈妈要了两个肉馅的放到簸箩里,其实我们那时候家里肉馅包子也就10几个。
队伍走了半个村,簸箩里的里的包子、馒头什么的也都堆起了“小山”
。
回到老李家,我看到老两口子看着满满的包子老泪纵横,老婆儿拿起一个就吃了起来,看起来饿坏了,李梅素去屋里拿出一个小缸,把品相好点的馒头放在缸里作为今后的食粮。
我不知道这样的经历会给李梅素的记忆留下什么?
我家虽然也是穷,但是最起码吃得起一顿包子的。
我在口袋里拿出五角钱,这是卖完废铁妈妈给我的,一直舍不得花。
趁着屋里人乱,我把钱偷偷的放在炕席的下边。
那年的春节因为少了二哥二嫂,我们三家没有在一起吃饭,家旺倒是比较乖,也听我的话。
在我的期盼中,春节很快过完了。
没事的时候我多了一项任务,就是背着粪筐去地里拾粪。
野间大路小路都会有牲口拉的粪便,拾到筐里扔到自己的地里施肥。
口袋里装着火柴顺便烧上一把火,为单调的生活增添一点乐趣。
在小麦返青之时,爸爸找到我,说去小岩村看看通明道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