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道:“石勒暴肆,唯有一言深得我心。”
“大丈夫行事,当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
他扬眉而笑,声气坦荡:“终不能如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欺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
作者有话要说: ps:1、在西周,中国就出现切脍了
2、《唐本草》确实是英国公负责编录的,据史书记载,这个逗比很可能还是个出色的大夫,想不到吧
3、褚遂良做太宗起居郎时,还有个特别好玩的事。
太宗试探着问:“你写的《起居注》,专门记录皇帝言行,朕能看看吗?”
褚遂良说:“臣没有听过君王翻阅《起居注》的先例,不给看。”
太宗不开心,说:“朕有不善,卿必记之耶?”
也就是说,朕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你都会写在小本本上吗?
褚遂良说:“这是臣的职责,无论对错,必然秉笔直书。”
太宗更不高兴了,有人劝他说:“如果不许褚遂良记,那么天下人都会记的。”
这才作罢。
然后,这件事也被史书记录下来了_(:3」∠)_
我想太宗心里一定很无语:
不给看就不给看,为什么还要把这事记下来?你不知道后世会有很多人看到吗?
朕不要面子的吗?喵喵喵???
第13章爱恨
烧尾宴结束当天,钟意便将自己典藏的医书找出,抄录名单之后,叫人送到弘文馆去。
玉夏有些不舍,闷闷道:“好些都是夫人的陪嫁,别看只一箱,拿到外面去,万金也换不来。”
“英国公编纂《唐本草》,正是积德救人的善事,用的好了,不知能换多少人命,哪里是钱财说能比拟?”
钟意看她一眼,道:“这种话以后不要说了。”
玉夏面露愧色,轻轻应声。
“你也别不舍,”
玉秋端了茶来,含笑劝她:“是书中内容贵重,又不是书籍本身贵重,居士先前看过,想也默下来了,再写下来,又有何难?”
钟意斜她一眼,哼笑道:“偏你明白。”
她于医道颇有些见地,两世下来,知晓的药方也多,她打算全都整理出来,公之于众,也算做些善事。
……
钟意已经出家,虽不至于断绝父母亲缘,却也跳脱红尘之外,年关归家不得,崔氏前几日来看她,思及这茬,没忍住落了泪,钟意劝了许久,方才止住。
益阳长公主出家多年,年夜都是独自在观里过的,想也是,皇帝儿女双全,年关齐聚,她若是入宫,反倒伤怀,今年有了钟意作伴,倒也好过些。
太后所生儿女,现下只剩皇帝与益阳长公主二人,儿子冷待了这么多年,女儿却实在放心不下,眼见年关将至,特意叫她进宫小聚,连带着叫上了钟意。
往常她们入宫的时候,总能在嘉寿殿见到归德、和静二位县主,今日直到离宫,却都不见人影。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