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先行部队三个营,试探性渡过莱茵河,向汉斯、高卢、比利交界附近的亚琛、特里尔和萨尔布吕肯前进。
这试探前进,受到沿途汉斯国民众的欢迎,血脉的联系及屈辱的遭遇,让他们高呼“汉斯国万岁”
。
别看汉斯军队受到热情的欢迎,他们时刻戒备着,一旦高卢军发起进攻,他们就要快速撤离。
跑慢,小命就没了。
其实,远在柏林的浠特乐比他们更紧张,这是一次疯狂的赌注,赌赢了,汉斯国挣脱了枷锁,他的威望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权势完全稳固。
而面对汉斯国的军事行动,高卢国作出了反应,紧急调集13个师马奇诺防线,战争似乎一触即发。
远在马德里的林奇看到情报,手心捏一把汗。
要是高卢国因历史进程改变而选择硬磕,那浠特乐可能提前举枪自杀了。
好在,各方对此事表达了谴责、忧虑,但唯独没有行动。
高卢军的行动也戛然而止,没有再前进一步,隔空喊汉斯军退出莱茵兰更是遭到无视。
为什么会停止,因为若开战,可能只有高卢国一家上场。
鹰国不满《高卢-苏盟互助条约》,觉得莱茵河本来就是属于汉斯国的,人家在自己的领土上走动也无可厚非。
鹰国不会为了高卢国的利益彻底和汉斯国闹翻。
闹翻意味着要打一次战争,这不符合鹰国国内的民意。
何况,旁边的罗马国厉兵秣马,摇旗呐喊助威,谁知道墨索尼会不会为了报复他们选择直接下场。
就这样,在各方的‘谴责’下,莱茵兰一片安静祥和。
浠特乐的冒险成功了。
军事行动结束后,柏林的报纸刊登一张照片,那是汉斯军挺进莱茵兰的英勇军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