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雪莹就告诉大家,如果想尝个鲜就明天来买,想买多少都可以,哪怕是吃一顿的,而且全部泡好,买回去就可以吃。
至于糖,家里有孩子的可以买几颗尝尝,一毛钱三颗。
一听这话,村里人都惊呆了,东西还可以这样卖,那敢情好啊。
冯雪莹算过了,一斤糖两块钱,大概是100颗左右。
其实她完全可以卖一毛钱两颗,一斤糖就能挣三块钱。
可她不想那么卖,也不打算靠糖挣钱。
村里的孩子只有过年才能吃一次糖,条件不好的连过年都买不了,只能拿白砂糖给孩子解解馋。
所以,她就想便宜点卖,只要不亏就行,让大家都能吃一块糖。
挣钱就靠其他货品,基本可以做到对半的利润。
冯雪莹赶快让妈妈和奶奶来帮忙,找来几个大盆,把海带、腐竹、木耳都泡上,为明天做准备。
这些做法不但让村里人吃惊,周桂花和王秀芬也是第一次见,她们也没想到二丫头这么聪明。
王秀芬还是不死心,这丫头以前那么倔,虽能吃苦,但也调皮捣蛋,这是突然开了窍?她问冯雪莹:“你是怎么想到的这些?”
“书上看的。”
冯雪莹一句话让王秀芬不再多想。
好歹二丫头也是初中生,想做什么还可以看书。
还是要念书呢,幸亏当初自己坚持让二丫头念完了。
想到这里,她不由地想起了雪芝。
只念了个小学,就回家干活了。
当年条件不好,孩子又多,冯德昌和周桂花执意不让念了,想想就让她心里泛酸。
忙碌的一天结束了,冯雪莹和雪琴挤在一起,互相取暖。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