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为雍王,赋予其统治咸阳以西地区的权力,这片领地与刘邦的势力范围紧密相邻。
章邯的都城设立在废丘(现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南部)。
其次,司马欣被封为塞王,负责管理咸阳以东直至黄河一带的地域,他的都城建在栎阳(如今的陕西省富平县东南部)。
最后,董翳获封为翟王,其统治区域从西部延伸到今天的甘肃正宁县以及内蒙古毛乌素沙地中部一带,北部抵达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以北,东部靠近黄河,南部则延伸至陕西铜川王益区和黄龙一线。
董翳的都城选址在高奴(现今的陕西省延安市北部)。
从这次分封里,可以看出很多耐人寻味的事情来。
首先,对于刘邦和三位投降将领的分封安排,明显是出于解决刘邦这个潜在威胁,并牢牢掌握关中地区的考虑。
刘邦是从彭城起兵的,而且他本人以及大部分手下都是南方人,以江浙和河南一带居多。
他们无法回到故乡已经够倒霉了,现在还要被派往巴蜀那种偏远之地,简直让人难以接受。
因为一旦在那里战死,连魂魄都无法回归故土。
所以,将刘邦分封到巴蜀,无疑会给刘邦的军队带来沉重的心理打击,削弱他们的士气。
而章邯、司马欣、董翳这三个人,都是秦朝时期的官员,让秦人治理秦国,似乎也是一种合理的安排。
这样做可以避免他人指责项羽不公。
然而,这三个人却是导致二十万秦军被坑杀、秦国灭亡的罪魁祸首之一。
项羽在咸阳大肆屠杀和掠夺,早已引起秦人的怨恨,尤其是对这三个背叛者更是恨之入骨。
因此,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公平,但实际上却隐藏着复杂的政治算计和人心向背。
如此一来,章邯等三人要想在关中站稳脚跟,就必须仰仗项羽的扶持,只能对项羽唯命是从。
与此同时,三分关中,可以避免任何一方坐大,消除潜在的威胁。
所以说,尽管项羽没有直接占领关中,但实际上已将其收入囊中。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