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书库

第11章 约束魏忠贤的权力(第2页)

他不仅规劝明光宗亲近忠臣,推行利国利民的政策,还广纳贤才,招揽了一批正直无私的大臣,共同助力朝廷惠民政策的实施。

他的这些善举犹如春风化雨,为大明王朝的子民带来了希望。

大家对明光宗朱常洛身边有如此贤臣,都赞不绝口,就连大学士杨涟等重臣也对王安尊崇有加。

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王安这位忠臣宦官的事迹,名垂青史。

泰昌元年,明光宗驾崩。

李选侍恃宠弄权,欲挟持皇长子朱由校。

王安得知后,忙告知杨涟等大臣道:“李选侍欲行不轨,大人们当速速护驾皇长子。”

杨涟颔首道:“多谢王公公提醒,我等自当设法护皇长子周全。”

王安道:“杨大人,按大明祖律,李选侍应移出乾清宫,以正宫廷之序。”

杨涟道:“王公公所言极是。”

待杨涟、刘一燝等入宫觐见光宗遗体时,王安趁机设计,将皇长子抢出,另择吉日拥立为帝,是为明熹宗。

而后,王安又将李选侍从帝王居住的乾清宫,迁到妃嫔养老的哕鸾宫。

这就是“移宫案”

,王安在“移宫案”

中,也是一个关键人物。

万历年间,魏忠贤入宫当太监,初时依附于王安名下的魏朝,借其与王安攀交,获其信任。

后来,魏朝与魏忠贤争客氏为“对食”

,魏朝被王安逐出。

(这里剧透一下什么叫“对食”

——在明朝时期,宫女与太监之间结成的名义上的夫妻关系被称为“对食”

由于宫女和太监长期被幽禁在宫廷中,无法过上正常的家庭生活,他们之间可能会形成一种特殊的情感关系。

这种关系以慰藉彼此的孤独为目的,在明末时期尤为普遍。

在明末宫廷中,“对食”

这一概念普遍存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