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炕桌上放了课本和作业本,杜大海好奇,问,“师娘,家里还有上学的孩子?”
闻言,林母一笑,道,“没有,这是朝晖和荫萌他俩的,朝晖在上夜校呢,荫萌也跟着凑热闹学一学。”
虽然早知道顾朝晖是个好学上进的,但他上夜校的事儿,杜大海还真不知道。
看着眼前的英语教材和德语教材,他问顾朝晖,“你还学外语呢,小顾?”
“恩,学了外语,以后方便查外文资料。”
顾朝晖如实答道。
杜大海听了默默点头。
又聊了一会儿天,杜大海就要起身告辞,林母又劝他留下吃饭,他执意不肯。
没办法,林母便让顾朝晖和林荫萌两口子出去送他。
这一送,一直送到家属院门口,临别之际,杜大海又紧紧握住顾朝晖的手,连说了好几声谢谢,最后,又拍着他的肩膀道,“说句和今天无关的话,小顾,你是个人才,老哥肯定会尽我所能帮助你的。”
顾朝晖没太明白他这话是啥意思,不过也觉得无所谓,靠人不如靠己,杜大海兴许是一时激动随口一说吧。
将他送走之后,小两口牵着手往家走,路上,林荫萌问丈夫,“你说妈真的原谅他了么?”
顾朝晖想了想自己的经历,忽然有点明白丈母娘的想法了,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不一定非得要重生一次才能看透吧,他丈母娘是个明白人,用后世一句时髦的话说,那叫,“她已经和自己,和生活和解了。”
于是他道,“为什么不原谅他呢,原谅他也是原谅自己啊。”
林荫萌想了想,不是太明白,但也没再深想,只要她妈现在能开心健康,那就比啥都强,相信他爸在天有灵也会欣慰的。
这事儿过去之后,顾朝晖也没放在心上,只是看着林母好像了却一桩心事,笑容比之前更多了。
虽然没能入选出国考察学习的行列,但最近顾朝晖在机械加工厂也很忙。
厂里要求他们这些技术骨干彻底清理自己的车床和工作场地,还要求他们将近期加工的这批合资企业下单的零件在加工过程中更严谨一点。
起初,大家都不太明白用意,后来杜大海给开了个会,众人才明白。
原来这次考察学习是双向的,除了他们厂派人去国外,国外那家厂也会派专家和技工来他们厂参观,而且还是先行的。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外宾参观考察,车间上下忙碌不已,工人之间更是有了话题。
“你说德国人长啥样啊?真像电影里演得似的?高鼻子,深眼眶?”
“谁知道了,我也没见过外国人啊,也不知道他们来了会说啥。”
“说啥你能听懂是咋的?那叽里咕噜的,我可整不明白。”
“人家也不能问你啊,你以为自己是大瓣蒜呢!
再说了,那都有专门的翻译,帮着翻译成中国话。”
闲下来的时候,大家都在议论着马上就要到来的外国专家和考察团,顾朝晖自然也听到了风声。
但他不是从工友同事嘴里听到的,而是杜大海特意私底下叮嘱他的。
杜大海嘱咐他,一定要把近期那批零部件的工序搞熟练,另外,回家可以再看看外语,尤其是德语,据说厂里这次没找到合适的德语翻译,只勉强在师范学院找了个学英语的凑合。
虽然不知道杜大海这个安排是何用意,但顾朝晖看着对方眼神中欲言又止的意味,他马上有了领悟,回家之后更加紧学习德语,尤其是关于机械加工方面的专业术语。
筹备了小一个月,终于,万众期待的东德考察团来了~
考察团的人真的像众人猜想的那样,是鹰钩鼻深眼眶,身形挺拔高大,皮肤白皙,头发金黄,眼珠蓝绿的日耳曼人。
即使厂里多次强调纪律,不允许围观外国友人,可仍然有人顶着扣工资的风险,也要出去看一眼热闹。
外国专家倒是亲民随和,见到工人都会招手致意,或者主动上前握手问好,无奈我方工人根本听不懂他们说啥,只能笑哈哈的回,“你也挺好的,你们全家都挺好的!
欢迎你来我们国家做客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