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平易近人又是微服出巡,应该不会计较。”
杨致若有所思的问道:“这越王亲卫和翰林院侍读是怎么回事?”
秦空云略显尴尬的道:“皇子亲卫由内廷禁卫府统辖,相当于军中七品校尉衔。
翰林院侍读是从六品文官,按品级无需上朝,大多并无具体职事。
虽然品级都不高,却是皇上亲简,好歹也有了个盼头。”
二人对官衔大小倒是不怎么在乎,徐文瀚从容道:“朝堂官职乃国之重器,岂可凭人君一时好恶轻相授予?大夏素来以功业见赏,若不赏罚分明岂能服众?目前我与杨兄俱无尺寸之功,皇上能给个闲散虚衔已算是破例施恩了。
诚如杨兄所言,真金不怕火炼,若是我等可堪大用,皇上定然不会吝惜官职的。”
“你以为官大会是什么好事么?”
杨致叹道:“皇帝是个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的明白人,官越大责任越大,他手下的官儿不好做啊!”
“凡事有利必有弊。”
秦空云面带忧色的道:“传闻耿超不但勇冠三军,而且心狠手辣。
我虽有幸与杨兄并肩杀敌,但对杨兄武技的真实底细仍不甚了然,是以对你与耿超的实力高下不敢妄加评论。
杨兄切记,若在选拔中与耿超相遇,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但他同时又对皇帝能亲自安排杨致参与禁军将领选拔极为羡慕:“相信凭杨兄的本事,要脱颖而出易如反掌。
我敢说过不了几天,便要称你这个越王亲卫为杨将军了。”
杨致摇头道:“兵凶战危,我所学过的东西在大夏未必适用,统兵打仗是万万干不来的。
数十万禁军中猛将如云,有勇有谋者大有人在,怎么也轮不到我。
皇上不也说让我参与选拔是赶鸭子上架么?”
徐文瀚皱眉道:“若杨兄一意草草应付了事,未免有藏私欺君之嫌。
耿超不惜觐见皇上力荐你参与选拔,而皇上也有期许之意,与耿超一战已是无可避免。
越王年幼,皇上让你以越王亲卫的身份参与大有深意。
无论结果如何,都不会招来各方过度猜忌。
依我之见,杨兄不妨全力以赴,借机体验禁军诸将的实力,将来也好心中有数。”
秦空云接口道:“按大夏军制,将领选拔需经三场会试:兵书战策、弓马骑射及个人武技。
个人武技虽排在最末,但大夏朝堂上下人皆尚武,因而最具看点也最易一战成名。
常言道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杨兄根基甚佳,距离选拔还有些时日,兵书战策可请先生详加指点,弓马骑射若勤加习练,应该还来得及。”
热切的鼓动道:“若放手一搏,便可由一介布衣擢升为禁军将领!
皇上方才说了,只要你有足够的本事,一跃龙门成为大夏驸马也不是没有可能!
年少成名又能攀龙附凤,此生前程不可限量!
杨兄,这可是无数人梦寐以求而不可得的天赐良机啊!”
秦空云描绘的未来人生宏伟蓝图激不起杨致半分热情,这个世界上最了解他的人只有他自己,既没打算豁出吃奶的劲去搏个什么名声,更没打算弄一个连说话都要赔尽小心的金枝玉叶的公主回来像菩萨一样的供奉。
淡淡笑道:“怎么好像你比我还急啊?不过我不干临时抱佛脚那种蠢事,到时候是冬瓜就是冬瓜,是茄子就是茄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