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义、孙慧和老贺、云栖在孙慧的催促中结束了标准统一的讨论。
晚上,云栖赶紧给老波打电话,希望这位理论专家能够有所突破。
老波在电话那头,笑嘻嘻地说:“算你运气好,刚好有些新进展。”
云栖很高兴,催着老波赶紧说。
“当然还不能完全解决你们说的问题,但是已经提供了足够的启发。”
老波说,“你们这个问题是关于当今世界最优秀的三种工业思想和体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理论性。”
老波半开场半卖关子地说了几句,云栖催他赶紧说最紧要的。
“从工业思想本身来说,我这边的资料比较少,”
老波说,“但是他们的教育实践很可以反映问题。”
“美国非常注重高等教育,不仅仅是本科,而是包括博士、研究生教育,鼓励研究,研究氛围非常好,经费也比较足,研究成果的产业化也很成功,”
老波终于说到最重要的部分。
“日本也非常注重教育,有研究表明日本的教育优势更集中在中小学教育,到了本科的时候还与美国齐平,但是到了研究生阶段就迅速下滑,在博士阶段更少。”
老波说,“据调查,愿意进行研究的学生也很少,可能与产业环境、教育传统有关。”
“至于德国,教育风格有些独特,采取的是学历和实践的平行教育方式,”
老波说,“学生既可以获取理论学历,也可以获得实践学历,两者可以交叉,也可以平行,互相补充。
在产业上,研究类的产业孵化并不多,更多的是实践沿袭。”
“明白了,非常感谢!”
云栖听完以后,非常高兴,他迅速有了思路。
“呵呵,看来我这个非实践派的理论家还有点用。”
老波开玩笑地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