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书库

第8o章 易筋经(第1页)

易筋经相传天竺和尚达摩为传真经,只身东来,一路扬经颂法,后落迹于少林寺。

达摩内功深厚,在少林寺面壁禅坐九年,以致石壁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达摩会意后,留下两卷秘经,一为《洗髓经》,二是《易筋经》。

《洗髓经》为内修之典,归慧可,未传于世。

《易筋经》为外修之书,留于少林,‘流传至今。

然而现代考古资料证明,《易筋经》,实为明末天台紫凝道人所创,原系道家导引之术,与佛教实无干系。

“易”

是变通、改换、脱换之意、“筋”

指筋骨、筋膜,“经”

则带有指南、法典之意。

《易筋经》就是改变筋骨的方法。

按原来的功法要求,须先练一年左右内功:达到内壮后,方可练《易筋经》,进而再练《洗髓经》。

在此期间,还要内服外涂佐功药,约三年左右才能大功告成。

由于整个练功过程长,按原法修炼者不多,近代流传的《易筋经》多只取导引内容,且与原有功法有所不同,派生出多种样式。

而流传较广的是经清代潘蔚整理编辑的《易筋经十二势》。

明天启四年《易筋经》的伪李靖序中曾对“易筋”

书名的命名和取意有所交待。

北宋景德年间(1oo4—1oo7)道原所撰的讲述佛教禅宗传法谱系的《景德传灯录》中的达摩传有一段达摩与诸弟子的对答,达摩对诸弟子的答语,评价为“得吾皮”

、“得吾肉”

或“得吾骨”

,只有对慧可的评价最高,说是“得吾髓”

所谓得皮、得肉、得骨、得髓都是一种“譬喻”

,并非实指,不过是比喻对其禅法的领悟程度。

这篇伪李靖序从达摩说二祖慧可“得吾髓”

这句话衍生出达摩把《洗髓经》传给慧可之论,并且强调说并非“漫语”

至于“易筋”

,此序强调“筋”

对“连络周身,通行血气”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