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燕居中云:
“少年热闹之场,非其类则弗亲,苟不见几知退,取憎而已。
至与二三老友相对闲谈,偶关世事,不必论是非,不必较长短,慎尔出话,亦所以定心气。”
又同卷见客中云:
“喜谈旧事,爱听新闻,老人之常态,但不可太烦,亦不可太久,少有倦意而止,客即在座,勿用周旋,如张潮诗所云,我醉欲眠卿且去可也。
大呼大笑,耗人元气,对客时亦须检束。”
此等文字一看似亦甚平常,但实在却颇难得,所难即在平常处,中国教训多过高,易言之亦可云偏激,若能平常,便是希有可贵矣。
孔子有言,及其老也,戒之在得。
得不必一定是钱财,官爵威权以及姬侍等都是,即如不安于老死,希求延年长生,也无不是贪得之表示。
《恒言》的著者却没有这种欲望,自序称亦只就起居寝食琐屑求之,《素问》所谓适嗜欲于世俗之常,绝非谈神仙讲丹药之异术也。
大抵此派养生宗旨止是啬耳,至多说是吝,却总扯不到贪上去,仿佛是杨朱的安乐派,出于道家而与方士相反,若极其自然之致,到得陶公《神释》所云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的境地,那也就与儒家合一,是最和平中正的态度了。
第二的理由,因为这是一部很好的老年的书。
三年前我写过一篇小文,很慨叹中国缺少给中年以及老年人看的好书,所谓好书,并不要关于宗教道德虽然给予安心与信仰而令人益硬化的东西,却是通达人情物理,能增益智慧,涵养性情的一类著作。
此事谈何容易,慨叹一时无从取消,但是想起《老老恒言》来,觉得他总可以算得好书之一,如有好事人雕板精印,当作六十寿礼,倒是极合适的。
说到小毛病当然亦不是没有,最明显的是在卫生上喜谈阴阳五行,不过他引的本来多是古书,就是现在许多名医岂不也是讲的这一套,智识阶级的病人能有几个不再相信的,那么对于慈山居士也觉得不好怎么责备了。
孟子说老吾老,又说幼吾幼,今《老老恒言》有书可读,闻有《幼幼集成》,却无意去看,恐怕只是普通的小儿科罢。
老人虽衰病,尚能执笔,故可自做书自看,小孩子则话还说不好,难怪无所表见,若父兄忙于功名,亦无暇管闲事也。
此外还有一点意见。
我觉得养老乃是孝之精义。
从前见书中恭维皇上,或是他自夸,常说以孝治天下,心里总怀疑,这是怎么治法呢?近日翻阅《孟子》,看到这样一节,这才恍然大悟。
《离娄上》云:
“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
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
又《梁惠王上》云: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同样的话,孟子对了梁惠王齐宣王都说了一遍,意思极是郑重,很可见养老之政治的意义。
《说文解字》八云:“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又云:“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须发变白也。”
由是可知,善事父母亦着重在老年,我想中国言孝之可取即在于此。
从前我写过《家之上下四旁》一文,曾说道,“父母少壮时能够自己照顾,而且他们那时还要照顾子女呢,所以不成什么问题。
成问题的是在老年,这不但衣食等事,重要的还是老年的孤独。”
只可惜后世言孝者不注重此点,以致愈说愈远,不但渐违物理,亦并近于非人情矣。
《老老恒言》在此点上却大有可取,盖足为儒门事亲之一助,岂止可送寿礼而已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内敛高冷女x内敛高智男。重生一世,携手探寻那最黑暗的深渊。...
宣统二年,精武门创立,广收门徒。杨林无拳无勇,面对列强入侵,清帮横行,他只想,活下去...
预收文大佬们都混吃等死了无限v章防盗比例80,每晚21点更新,不要养肥温馨提示微恐怖,爆笑沙雕,热血爽文桀骜明艳通缉犯冷傲果决执行官狩猎计划重启的那一年,各个系统分区被选中的300万玩...
记得看下面阅读须知1芈陆死后才知道自己是一篇升级流文里的配角。而男主是个名为斛律偃的美强惨小可怜,在十四岁那年被斛律家的人送上祭祀台,并被挖了眼割了舌废了手和脚。芈陆以灵魂的状态看着斛律偃以...
BOSS之友!主角公敌!女主克星!终极反派!古霄在不同的世界中穿梭着,反派逆袭,踩死主角,俘获女主芳心!VIP书友群521621432,全订的书友都可以加入进来,血月将在这里和书友们讨论剧情,发放里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