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书库

元朝那些事儿四(第2页)

一旦碰上蒙古骑射手,不仅追不上,而且连逃都逃不掉,只有做箭靶子的份。

而且蒙古骑兵不像欧洲骑士那样完全依赖强攻,他们常常先用弓箭把敌人杀伤大半,然后才与敌人短兵相接。

1241年4月,蒙古骑兵就靠这种战法,在多瑙河畔大破欧洲最精锐的10万匈牙利大军(由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率领),杀敌7万余,用弓和箭演奏了一曲”

红色多瑙河”

,几乎彻底消灭了欧洲的抵抗力量。

若不是窝阔台突然去世,早在800年前,黄种人就统一整个欧亚大陆了。

蒙古的骑射手使他们在野战中战无不胜。

而在面对坚固的城墙时,蒙古人还有一种攻城利器,那就是从西域“进口”

的回回巨炮。

在这种超大型投石机投出的巨型弹丸面前,再坚固的城墙也和纸糊的没什么两样。

史书记载,这种巨炮“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

蒙古人就是靠它,在公元1273年攻下强攻数年而不克的襄阳城,所以蒙古人也称此炮为“襄阳炮”

和“回回炮”

不过在12世纪,全世界只有蒙古人才把回回炮大规模应用在战场上。

蒙古人南征北讨,几乎百战百胜,除了骑兵之外,拥有巨炮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蒙古军西征为什么战无不胜?

蒙古大军在13世纪发动了数次大规模的西征,他们凭借较少的军队和漫长的后勤供应战胜了所有的敌人,改变了整个亚欧的历史,也促进了欧洲和近东的军事革命。

在几次西征中,蒙古军队的数量很少,总数最多不过20万人左右,单次战役的人数则更少,没有出现在中原对金国的钧州一战中,列阵“层层叠叠,厚20里”

的情形。

为什么?

西方各国军队采用的战术不适应蒙古人改进的东方战术。

其实,东西方的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别很早就在双方作战时的战术中体现出来了。

在东方的战争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西方那种队形极其严密、排成密集方阵,步、骑、弓箭、投枪诸兵种密切协同的军队。

这是西方人思维严谨、讲究科学分工、善于组织大的系统工程的体现,中国战国时代的车阵、明朝戚继光组织对付倭寇的鸳鸯阵和对付鞑靼的车、骑协同战阵是远不能与之相比的。

东方军队作战时,队形不严整,讲究部队作战的机动性和战术的灵活性,受《孙子兵法》的影响,讲究“诡道”

而不讲究正战。

在这种战术意识的支配下,军队的单位攻击力和防护力并不强,如果对付罗马帝国和马其顿帝国的密集步兵方阵,采用正面作战的方式根本没有胜利的可能。

与东方军队不同的是,西方军队一开始就采用严密的队形,特别强调突出正战的攻击力和防护力,以罗马和马其顿的步兵方阵为例。

这种步兵方阵通常由贵族和平民排成20排以上密集的队伍,身着厚厚的重甲,手握长枪,越往后排,长枪越长,架在前排的肩膀上,这样就在方阵的正面形成了真正的丛枪如林,方阵的后面则通常由奴隶紧紧跟着,作后勤和护理工作,或者由标枪手不停往对方投掷标枪。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中医:回到知青下乡那些年

中医:回到知青下乡那些年

作为一个城市里的小中医,一觉醒来,回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正赶上恢复高考,知青回城,土地承包那年,乘着时代的东风,有人下海经商,成了万元户。有人埋头苦读,成了大学生。王承舟却在小乡村里当起了赤脚医生,凭借一手精湛的医术,购置起三大件,找了个小对象,开了间草药铺。闲了上山打猎,馋了下河摸鱼,日子平淡而快乐。在邻里...

非线性恋爱

非线性恋爱

日更,废物作者调整作息,中午更新,其他时间都是修文苏敛的恋人池妄死于二十五岁,肺癌。他悲痛欲绝,碰上一个大师,告诉他能穿越回过去,修正错误,改变结局。重回十七,苏敛手上多了块表,只要拨动指针,就...

娱乐圈的科学家

娱乐圈的科学家

老何,管管贾无敌吧,又在疯狂带一个小鲜肉的节奏。你二大爷的,我哪里是带节奏,我是弘扬正能量提升凝聚力。你一个人工智能,口吐芬芳把一群人怼的瑟瑟发抖,抱团取暖,能不提升凝聚力嘛。何昱作...

古代群穿生活

古代群穿生活

文案全家穿越到古代,勤劳致富奔小康穿越到古代后,赵桂枝才意识到,自己从一个全能王变成了公认的废材。还来不及哀悼自己的人生,她就发现全家都跟着穿来啦多年后,赵桂枝不止一次的想,幸好她不是一个...

甜宠!诱哄!重生后被残疾大佬亲哭了

甜宠!诱哄!重生后被残疾大佬亲哭了

萧茹重生归来,彻底看开了。豪门真千金的身份你想要?给你。顶级世家继承人未婚夫你稀罕?给你给你。这个你要?那个你也要?行,给你给你,都给你。嗯?你要把我给谁?男人危险的眯起眼。萧茹哭唧唧给我,给我,除了你,我谁也不要!...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