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书库

第27章(第2页)

在铧到犁耕的过度阶段,出现的是耦耕,耦耕和犁耕唯一的区别就在于那时候的人用的是绳子,而不是能够固定的、被同时制造出的新部件。

犁在殷商末年就出现了,到了大周,慢慢地开始推广,但是并不是很见成效,偏远地方的普及程度并不高。

而且按照大周如今实行的井田制,并不需要特别高级的耕法,农民也能耕好。

比较富裕的诸侯国如今开始让农民用牛耕地,犁耕之法颇为不俗,但是能养得起牛,让治下农民都耕种公田的诸侯并不多,就算他们愿意推广,怕是也只在诸侯国中一些重要的地方进行。

至于姬伯服身边的这位槁人为什么会知道嘛……

首先,大周的官职是世禄世卿的,他耳濡目染,自然会对专业内容有所了解。

而且,诸侯是需要向宗周汇报国内的情况的,有要事还需要周天子进行裁决,只要他有心收集,宗周王都之内就可以收到诸侯国中的重要动态。

当然了,鉴于能被派到姬伯服身边,他肯定不是家族袭爵的嫡长子,然而他又这么有上进心,可见姬宫湦给儿子选人的时候是下了很大的心力的。

姬伯服:真是厉害了,我的爹。

作者有话要说:  下面是科普时间:

耒,读lei,第二声。

槁人的槁,gao三声。

牛耕的主要普及时期是春秋战国,犁耕完全普及是在汉朝,但是根据考证,犁在殷商时期就有了,无非是普及程度的问题。

战国时代,像秦国,牛耕普及就很好,关东六国就科科了。

这就是犁:

查完整个发展史感觉自己已经死掉了orz

第33章立信

宣侯元年四月,正是宣侯姬伯服就国一个月后,宣国的都城开邑的城门门口,贴出了一张告示。

开邑原本不叫这个名字,只是宣侯就国以后给改了。

有传闻说原本宣侯还给开邑拟了新邑这个名字,嫌表达的意思太明确,又给换了。

总而言之,就是宣侯力求要抹除前任申伯留下的痕迹,就连都城都要换一个名字。

王平住在离开邑约莫十里远的村中,因祖上渊源,比村中其他人要有学识,不仅识文断字,还能吟颂诗经。

此番村中有人去了都城,回来以后便将城外贴着的告示作为谈资到处说嘴。

就在告示边上,立着一根木杆,三丈高,只有碗口大小,并不算重,告示的内容即为有能移木入城者,赏十金。

虽然奖赏丰厚,但是没人敢有所动作。

毕竟这位新君就国不过一月,他的脾性也没人了解。

在宗周的官方宣传中,宣侯姬伯服是一个主动让出太子之位给兄长的好少年,但是,在如今的宣国又不一样了。

宣国是从南申演变过来的,申伯为了让申国的子民参与攻伐宗周,把周王和如今的宣侯都妖魔化了,在传闻中,这位是个手段阴险的小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申伯失败之后,被烹杀,更是给南申国民蒙上了一层阴影。

申军多是由南申民众组成的,就算他们只是尊奉上命,也逃不过一个“为乱”

的事实啊!

南申改宣国,他们这些底下人也都担心会不会被秋后算账。

因此就算移木赏金看起来完全没有问题,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

开邑的宫城之中,姬伯服知晓了外头虽然议论纷纷,但是却一点动静都没有的情况以后,叹了口气,唉,果然和他的剧本一样啊!

徙木立信,这是讲述商鞅变法时取信于民的举措的典故,鉴于这个时代还没有商君,姬伯服就毫不犹豫地“借鉴”

了。

和商鞅一样,姬伯服也遇到了一个困难。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不良之谁与争锋

不良之谁与争锋

两年前,她是丑逼,我是男神两年后,她是校花,我是屌丝。三天被打七次,我也屹立不倒!你看,我以前能保护你,现在也能保护你。左飞两年后,左飞开始一段热血传奇!本站提示各位书友要是觉得不良之谁与争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5w02400展开全部gtgt...

混在大唐做驸马

混在大唐做驸马

建个群,全订粉丝群131341657来时无迹去无踪,大唐贞观寄此身。漫随贫富皆欢乐,混作长安一痴人。...

陆鸣至尊神殿

陆鸣至尊神殿

〔暴爽玄幻,最热爽文〕少年陆鸣,血脉被夺,沦为废人,受尽屈辱。幸得至尊神殿,重生无上血脉,从此脚踏天才,一路逆袭,踏上热血辉煌之路。噬无尽生灵,融诸天血脉,跨千山万水,闯九天十地,败尽天下英豪,修战龙真诀,成就万道龙皇。群号5702747705w88337076展开全部gtgt...

快穿通缉令:黑化系统别惹火

快穿通缉令:黑化系统别惹火

别人快穿都是绑定系统,虐渣打脸,从此走上人生巅峰。缘浅快穿,却是走上了寻找系统,捕捉系统,与系统撒泼耍赖的一条漫漫不归路。嘤嘤嘤当系统亲自化身为各个位面黑化男神,坑她,撩她,欺她,爱她该如何缘...

穿越蛮荒:异世夫妻靠种田称霸!

穿越蛮荒:异世夫妻靠种田称霸!

林琅和厉弦一起穿越了。从朝不保夕的异世穿到了蛮荒未开化的原始大陆。很好,夫妻俩就应该这样子整整齐齐的一个觉醒了异能,一个获得了空间,并且获得了神农氏的传承,他们觉得又可以了大不了就是从头再来重...

中医:回到知青下乡那些年

中医:回到知青下乡那些年

作为一个城市里的小中医,一觉醒来,回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正赶上恢复高考,知青回城,土地承包那年,乘着时代的东风,有人下海经商,成了万元户。有人埋头苦读,成了大学生。王承舟却在小乡村里当起了赤脚医生,凭借一手精湛的医术,购置起三大件,找了个小对象,开了间草药铺。闲了上山打猎,馋了下河摸鱼,日子平淡而快乐。在邻里...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