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和尚[7]:“老在这里的是稻荷神和福神!
[8]嗳,和尚好久不来了,早上的和尚,整个的赚头!”
[9]
伙计:“不给,不给!”
野和尚:“别这么说,请布施吧!
整个的赚头嘛。
嗳,一文钱!
嗳,两个和尚一文钱!”
伙计:“不给,不给!”
野和尚:“不给,不给!”
学着人家说话,提了水桶,往隔壁人家去了。
[1]金山寺据说应当是径山寺,因这种酱的制法是从那里传过去的。
在豆瓣酱中加入切碎的蔬菜,如萝卜、茄子、青瓜等,是极好的素菜。
粗酱油系酱油制成,未经滤过者。
[2]酱脆瓜,原名奈良渍,以地方著名,系用盐酒腌嫩青瓜。
腌辣椒,原名南蛮渍,与称番椒义近。
[3]伊势屋系用地名作为店号,伊势人节俭善于经商,市上多伊势屋的名称,故成为代表店名了。
差使是封建时代用语,店徒每晨向顾客家兜生意也就沿用。
[4]酒店应顾主的需要送酒前来,照例装在陶制酒瓶内,称为德利,随后再由徒弟收回。
[5]净土宗的规矩,每年阴历十月初六日起,至十五日止,凡十日间高唱佛号,大有功德,通称十夜。
宿山原名通夜,是说信徒聚集寺院,守夜念佛。
[6]打发是说各商家的定期布施。
万宝屋原名万屋,如意屋原名叶屋,今从意译,叶用作协字,在中国不大通行。
[7]野和尚,原文只作“和尚”
,但因伙计差别待遇,当有殊异。
三田村谓当系因度牒无缺而在候补的“志愿和尚”
,出口则云是贱民部类的毛和尚,或更近似。
他们不剃头,在乡间也作法事,助丧葬,地位较平民为低云。
[8]野和尚说吉祥话求布施,这里大概手里拿着土制的稻荷神像,颂祝丰收与幸福。
稻荷本系农神,第二字解作“负荷”
的“荷”
,因狐狸为神使,后乃转讹即以稻荷为狐神,像亦成为狐形了。
[9]好久不来,语气未完,意云所以请给布施吧。
和尚是整个赚头,原系民间俗谚,“整个”
的原文与“圆”
双关,现在野和尚利用俗语,加上“早上”
字样,作为吉祥话,原意虽是挖苦和尚的,今乃转用为恭维店家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