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书库

自序 我是人间惆怅客(第1页)

谢天谢地,我还活着,而且会活得越来越好。

这个“我”

是指我自己——本书作者郭晓燕,笔名晓梦。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这绝对不是耸人听闻。

耐心一点儿,最终你会知道答案。

其实从大家都明白的意义上来说,纳兰容若也还活着。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仿佛被施了魔法,这些清丽哀婉的文字会自己穿越时空,四处飞行。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清代才子纳兰容若的诗词,不知不觉飞落在千千万万人的眉间、心上。

与此同时,却有一件令人费解的事情。

虽然市面上有不少以“纳兰词”

为主题的纳兰容若词传,然而纳兰容若的人物传记却并不多见,即使偶尔看到,质量大抵不过尔尔,随意编造之处甚多。

估计是因为容若生前留存的历史资料太少。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德鸿先生写的《清初学人第一——纳兰性德研究》(1997年出版)算是权威读本,在旧书网上这本书卖价逾千元,几十元一本的复印本也有不少人订购。

可见人们非常渴望了解一个尽可能真实的纳兰容若。

我广泛搜集整理资料,加上自己的思考和判断,立志写一本侧重文学和心理学视角的《纳兰容若传》。

纳兰容若的一生仅短短31载,更兼长期担任御前侍卫一职并不遂他本人心意。

因而除了纳兰词,介绍容若本人生平的存世资料确实比较少,幸亏其父纳兰明珠曾经权倾朝野,又多了一些线索。

总之我已尽力而为,翻遍相关史料,尽可能还原一个真实的纳兰容若。

我有一个梦想:真心希望这是迄今为止大家所能读到的最好的一本《纳兰容若传》。

多情如幻,哀感蚀骨,艳绝人寰,这是人们对旷世奇才纳兰容若及其词作的统合感觉。

有人特意做过统计,在容若现存的三百多首词中,“愁”

字出现过九十次,“泪”

字用了六十五次,“恨”

字被使用三十九次,其他如“断肠”

“伤心”

“凄凉”

“惆怅”

等字眼儿,也触目即是。

人们禁不住要问,出自将相门第被称为“大清第一才子”

的纳兰容若,究竟为何如此多情、如此伤感?他的生命中经历了怎样的起落沉浮?他的内心究竟埋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其实对于纳兰容若的死因,我已经逐渐形成一个颠覆性的判断。

请容我在本书“而今才道当时错”

一章中道出原委。

这一刻,让我们一起来穿越一段旖旎的时空之旅。

先从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说起。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起初只有前八十回,因为有刻意影射大清朝盛极而衰、子弟一代不如一代之嫌,所以在当时被列为禁书,却在民间暗暗流传,风靡一时,大有洛阳纸贵之势,一时之间,坊间热议《石头记》。

大官僚和珅看过之后,为了讨好乾隆帝,于是请满腹经纶的学者高鹗续写完后面的四十回,再进呈给乾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