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原文释义:
孔子说:“用政令来引导民众,用刑罚来整顿民众,民众只求能免于刑罚,却没有羞耻之心。
用道德来引导民众,用礼教来整顿民众,民众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能自我检点而归于正道。”
在“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的治理模式中,“政”
指政令,是统治者发布的各种政策和规定;“刑”
指刑罚,是对违反政令者的惩罚手段。
此治理方式以强制和威慑为主,民众可能因惧罚而暂时守规,但内心未真正认同,故无羞耻感。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中,“德”
指道德,包括统治者自身的高尚品德及对民众的感化;“礼”
指礼教,是社会的礼仪规范和道德准则。
这种治理下,统治者以身作则,以道德引导民众,用礼教规范其行为和价值观念。
民众受此熏陶,内心会生羞耻感,能自觉遵循正道并规范自身。
深度思考,哲思翱翔
1两种治理方式的对比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以政令和刑罚规范民众行为,民众或许因畏罚而表面守序,但这秩序脆弱,因其行为非源于内心对道德正义的认同。
一旦刑罚威慑减弱或有逃避机会,可能重陷违法,因其行为非由内在道德驱动。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则重道德感化和礼教规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