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遥既没有客观上的生理局限因素,也没有主观上的迷茫、对自我认知不全面,所以他立刻便根据目前搜集到的信息推演出了四个结论。
结论一:存在未知者。
他对苻生施加了规则上以及精神上的影响,导致苻生会更喜欢将自己视作男生。
苻生被未知者操控。
结论二:不存在未知者。
苻生因自身能力的趋避属性,被动设置了规则,并影响了自己的潜意识。
结论三:存在未知者。
他建立了那些规则,但苻生潜意识认可了那些规则。
两者利益一致。
结论四:存在未知者。
他为苻生建立了那些苻生潜意识希望的规则。
未知者为苻生服务。
除了这四个结论之外,还有近乎无数种概率极低的可能性并不在王遥的考虑范围之内。
那些以弱关联信息为核心的逻辑链条,说好听点是浪费时间,说难听点就是只有沉迷于不可知论的愚者才会去思考的无价值、无意义之物。
但是无价值、无意义,不代表不可能发生。
你担心自己旅游的时候你邻居家发生爆炸,可能牵连到自己家。
有意义吗?有价值吗?
没有任何意义,也没有任何价值,但它就是有概率发生。
智者不会担心这种问题,因为他们早就给贵重物品好好保存、寄存了起来,无法保存寄存的东西也都买了保险。
愚者担心自己家发生危险,但是他没有逻辑支撑自己的猜想,只能凭借情绪驱动自己的行为。
因此只有情绪波动较强且行动力较强的人才有概率“赌”
对自己的猜想。
即便那些行动力较强的愚者偶尔猜对了一次小概率事件,又如何?那并不是因其本身能力所致,凭借运气得到的一时优势无法长久、无法依靠。
终究还是会在之后的一次次判断失误中失去。
除非这个愚者突然开悟,放弃了自己无意义、无价值的行为。
那他才能因为“获得理智”
而保留依靠运气的愚行所获的利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