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与萧虎前辈的交谈,也让我的知道如何破开武宗的瓶颈了。”
从武宗到武帝,内劲的改变,便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武宗之前,内劲的积累就是不断的储存,不断的提升容量。
到达了武宗巅峰之后,内劲愈厚,愈是容易突破。
厚积薄发,由量到质的提升。
武帝之前,身体内劲充盈其身,肌肉、骨骼、经脉,随着内劲的强化,便可以刀枪不入,飞檐走壁。
身体的每一招,每一式,便可以带动体内内劲。
杀伤力大增,这一体现便是现世里达到的武学巅峰的武者。
已经将内劲溶于全身筋肉骨膜,且进一步溶于招式,举手投足,便可威力剧增。
武帝之后,量变到质变,内劲开始凝结,内劲不光可以在身体内流缓,甚至可以通过武器凝成剑气,刀气。
杀敌于百丈之内。
而萧虎曾说过,普通的武者以肉体衡量其实是一个错误,其中有很多误差,有些人习练的功法不同,肉身的能力也不相同。
若是精研体术,而辅修内劲。
这人的肉体能力最高可以比实际的等级更要强上千斤之力。
但是很多人,对这种主练体,辅练内劲的功法,不那么热衷。
所以肉身能力也大致可以按照那种力量划分。
但是,实际上肉体的练习才是根本。
打个比方,人的肉体好比木桶,人的内劲就好比水,木桶的承装量不变,水无论再怎么装,装满了之后便无法承受更多的量了。
所以一个人内劲的强弱,在同一等级,肉身的强化多寡,决定了内劲的雄厚程度。
而现在九州大陆上面,已经很少去练习肉身的强度,只是辅修罢了,他们专注于修炼内劲的质量,看似对。
实际上却是走进了一个怪圈里。
殊不知,越往上修炼,同时修炼内劲,肉体承受的内劲越多,转化内劲的质量越高。
那么便会出现同一层次武功的高低不平的现象。
肉体就是根基,根基不牢,却要追求华而不实的东西,岂不是贻笑大方。
而很多人明知道这个道理却要去追求质量的主要原因便是当今的九州,早就自几万年以前不断动荡的战乱中遗失了上好的练体武学。
即便是现今存在各个国家中的九州殿总殿,也没有几本这样的武术战技了。
每一本练体的高级战技,都被各个世家,门派,以及各国的九州殿珍之高阁,非核心弟子不传。
据萧虎所说,几万年以前的强者,无不是将自身肉体炼制一个极高的水平,比之现如今的力量衡量体系,同等级上要高上数倍有余。
萧虎前辈称现在各大门派世家,将这两种修炼划分为,内武者,外武者。
精通体术内劲双休是为内武者,现在主流的纯内劲修炼则为外武者。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