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胡须部和其他多毛部的皮肤保护主要是保持毛发洁净、整齐、不过长。
防止感染,特别是毛囊炎一类的化脓感染。
7.多脂、多汗部位。
除头皮外,还有面部、上胸、上背部。
多汗部位主要防浸渍和汗疹如痱子等;多汗多脂部位要防细菌、真菌感染和某些化学物质如油脂类的刺激。
毛囊虫以食皮脂为主,皮脂分泌过旺会促进毛囊虫繁殖,易导致或加重毛囊炎、痤疮、酒渣鼻等病态,故应积极治疗。
8.腔口部位。
指眼、耳、鼻、口、尿道口、阴道口、肛门等部位。
这些部位的皮肤多较细薄、柔软,又潮湿多皱。
皮肤保护应着重避免摩擦、压迫,防止过干而导致裂口,过潮引起浸渍、糜烂。
还要注意分泌物、排泄物对皮肤的刺激以及由此而来的炎症和感染。
9.暴露部位与遮盖部位。
暴露部位皮肤的保护主要是防日晒、外伤、过敏物接触和微生物侵扰;遮盖部位则要防止分泌排泄物,尤其汗液的有害作用,注意皮毛、化纤织物对皮肤的刺激和致敏。
足部尤其足趾间要保持清洁干燥,防患足癣。
10.黏膜保护。
重点在维护其完整性,防止特殊接触物如义齿、助听器、隐形眼镜等对黏膜的损伤和刺激,要保持清洁。
温馨小提示
每天喝8杯水,不要以茶、果汁、汤、咖啡或其他饮料代替,而且要持之以恒。
临睡前皮肤要保湿,洁面、爽肤、润肤,一步也不能省略。
桌边放盆绿色植物,充当空气滤净器,补水又清新。
用洗澡的蒸汽来敷脸,方便省时。
敷保湿面膜,最好在浴室里,蒸汽有助于面膜中的营养成分的吸收。
随身携带滋润喷雾,除保持肌肤润泽外,也可提神醒脑。
切忌让液体在脸上停留太久,否则水分蒸发会带走更多水分,使皮肤更干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