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李复这个侄子是真心实意的想要给叔叔修个度假用的行宫,能凑合吗?
钱都花了,事都办了,那不得办好了?
如果说糊弄的话,那钱不白花了吗?还能表示出李复这个孝顺侄子的心意吗?
那就不能够了。
“说的也是。”
德明感慨一句。
他住在庄子上的这两三年,也是亲眼见证了泾阳王府花钱如流水。
真是花的比流水还快呐,跟大坝决堤一样。
但是人家也挣钱。
茶叶生意的利润,旁人是想象不到的。
不仅支撑了泾阳王府,还让宫中富裕起来了。
最直观的就是逢年过节,宫中给群臣的赏赐,那跟以前都不一样了。
以前,也不好意思说宫中抠抠搜搜的。
因为朝臣也都知道,国库紧张,陛下的内帑,也不富裕能的出来,就算不错了。
“关于书院,分院什么的,两位有什么想法,也可以写下来,到时候咱们还是坐在一块,商议商议。”
“以前这书院里,商议事情,就只有我跟老,俩人有时候还两种意见呢,如今颜老先生也来了,三个人商议,比两个人强。”
群策群力嘛。
李复在读书方面,着实没有什么天赋,但是这两位就不一样了,天赋型选手,还比正常人更努力,条件更好。
读书,教书,这俩人,都是行家。
“好,那我们两个,也就听从怀仁的安排,有什么想法,到时候就尽管提了。”
见颜思鲁在书院里乐不思蜀的,李复也就放心了。
颜思鲁这老头儿,甚至将自己的儿子也留下来了。
要让颜相时在书院里给他们两个老人家跑跑腿,办办事。
可怜颜相时,岁数也不小了,而且身体还那样,还要被亲爹使唤。
这也就是亲爹啊。
但是听老那意思,让颜相时多干点活儿,反而是好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再加上颜相时在庄子上,陪伴自己的老父亲。
这事儿,整挺好。
李复琢磨着,带着伍良业离开了书院。
“郎君,咱们现在去庄子上吗?”
伍良业问道:“昨天我听石头说,今天庄子上,赵叔的新房子那里,要搭青庐。”
“才开始搭建吗?”
“很多事情都是要头一天忙活的,不过好在咱们这边人多,大家都搭把手,办事儿也快,材料什么的,都是提前准备下的,今天青庐就能搭建好,这东西,提前搭建了,也不好。”
李复微微颔。
“行,那咱们就过去看看,今天老赵和陈娘子都在忙活他们成亲的事儿呢,柳娘也去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