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厉若海头也不回的走了,其余五人这才反应过来,这小子这次是来真的,都纷纷出言挽留。
尤其是郝世基平时跟他关系最好,连忙劝解道:“若海,不要意气用事。
咱们先冷静下来再想对策。”
余振翔看着高怀圣,说道:“高大人,您就别逼若海了,他一向嫉恶如仇,怎么肯去抓一个好人呢?”
高怀圣见厉若海真的要走,心中高兴还来不及呢,只是此时为了不使京都府人心涣散,仍然假意挽留道:“若海啊,你要不先消消气,考虑考虑在做打算也不迟,毕竟现在多少人都想挤破头地想坐上总捕的位置,你就这么放弃了岂不是太可惜了?”
厉若海是个直肠汉子,哪里知道高怀圣心里的小九九,直接说道:“区区一个捕头,既然不能为百姓伸张正义,又有什么可留恋的,倒不如江湖逍遥自在。”
众人想再劝时,却被厉若海截住话头:“众位兄长,不必多说了,道不同,不相为谋。
若海去意已决,众位兄弟保重。”
说完,跟众人拱手告别。
回到馆驿,厉若海收拾好了行李,准备离开京城,返回山东老家。
此时天色已晚,厉若海早早睡下,只等到天明。
早间厉若海刚要走出馆驿,突然背后一人叫住了他。
转过身来一看,居然是一直默不作声的赵文英。
看到文英此时一身便服,肩上还背着包袱,腰间挎着弯刀。
“文英,你这是干什么?”
厉若海问道。
赵文英笑道:“厉大哥,我也辞了总捕的职位了,受他这几年怨气,昨天真解气。
要不是有所顾忌,真想一刀斩了高怀圣那狗官。”
厉若海惊奇道:“你小子平时莫不做声,只会一味埋头做事的,哪里来这么大的怨气。
就算是我当时也只想教训他一顿。”
“哈哈,我也就是说说,哪里敢真的干。
只是在这狗官手底下受了这几年气无处发泄,想当初咱们跟着海大人时多么意气风发,管他什么王公子弟,旗人洋人,只要敢犯法,一律法办,何等的快意。
自海大人走后,高怀圣那狗官上任后,咱们简直都快成荣禄的走狗了,连九门提督手底下的那帮杂碎也时不时地骑在咱们头上,早就不想干了。”
赵文英不说话则已,一说话就停不下来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