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的兄弟们,可曾研出什么奇巧装置,能迅平息这肆虐的火舌?”
郭飞焦急地环视四周,眼中满是迫切。
“道家的前辈高人,难道就没有办法请动上苍,降下一场甘霖,以雨水之威,熄灭这滔天大火吗?”
戏丰紧接着问,言语间透露出一丝期盼。
火光冲天,映照得三人面色凝重,郝昭急得在原地踱步,却苦思冥想不得良策。
一旦粮草被江东军付之一炬,前线那数十万将士的补给何在?刘耀将军若是得知此消息,那份沉甸甸的失望,他们又如何承受得起?
戏丰见状,深吸一口气,面容渐渐恢复了往日的沉稳:“诸位莫急,要想制服这场大火,或许,我们需要以火攻火!
只要我们巧妙布局,让新燃起的火焰形成一道隔离带……”
“刘将军昔日曾对我说过,若火势汹涌难控,便可行此非常之策。”
在那堆积如山的粮草重地,若有人提议再添一把烈焰,寻常人等闻之,恐怕瞬间便会心绪大乱,疑心戏丰是否与敌暗通款曲,怒而拔刀相向,誓要斩其而后快!
“就依戏丰之计,即刻点火!”
然而,自许昌学院创立以来,诸子百家之士汇聚一堂,日夜相伴,既有针锋相对的智谋较量,也有思想碰撞后的相互融合,其间不乏深情厚谊悄然生根。
戏丰,身为戏忠之长子,性情温婉谦逊,犹如春日和风,早已深深赢得了众人的信赖与敬重。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的每一句话,都重若千钧,无人轻易置疑。
既然戏忠已然笃定,能以火攻火之策克敌,那便无需多言。
信任同窗,便是信任自己的判断!
不远处,又一场熊熊烈焰腾空而起,肆虐之下,一座粮仓迅化为灰烬,旁观之人无不心惊肉跳。
然而,接下来的变故,却让众学子瞠目结舌,继而欢声雷动!
那第二把大火肆虐之时,并未如预期般蔓延开来,与先前的火势碰撞之后,火苗剧烈跳动了几下,竟在刹那间湮灭,只余几缕青烟袅袅升起……
“火……灭了……那肆虐的大火,竟如此轻易地熄灭了……”
熊熊烈焰终于被驯服,化作袅袅余烟,上百万石的粮草得以安然无恙,这一幕让在场的学子们瞬间情绪高涨。
利用隔离带,借火势之力灭火,这般奇异之法,不单是那些求知若渴的学子们感到匪夷所思,就连亲身参与其中的戏丰,心中也难免泛起疑惑,难以给出一个圆满的解释。
这看似充满了玄妙的灭火之法,实则蕴藏着朴素的真理:大火肆虐之时,周遭空气受热而升腾,留下了一片真空地带,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冷空气就会压进去,形成气流。
此刻,第二簇烈焰腾空而起,借着猛烈气流的推送,自然而然地朝第一片火海靠拢。
两股熊熊大火一旦相遇,因周遭已无可燃之物,竟瞬间熄灭,仿佛是在一场壮烈的交锋后,共同走向了终结。
“这是上苍的旨意吗……不,这是人力可胜天的明证!”
周瑜凝视着那已然熄灭的火海,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思绪。
许昌学子的卓越表现,如同一道闪电,照亮了他心中的某个角落,让他深刻领悟到,决定战场胜负的天平上,除了勇气、谋略、坚实的后勤保障以及人心的向背,又悄然增添了一枚沉甸甸的砝码——那便是知识!
“启禀大都督,并州军已步步紧逼,我军将士疲态尽显,恐怕难以支撑,还望大都督定夺,下令撤退!”
大都督眉头紧锁,目光如炬,沉吟片刻后,终是长叹一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此刻若不撤,我军恐将被敌军合围,再无生路啊!”
言罢,他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与不甘,喃喃自语道:“刘耀此人,在培养人才上确有独到之处,我等今日之败,亦是无奈之举。”
随即,他振作精神,高声下令:“传令下去,全军即刻撤退!
前后部队交替行进,务必保持秩序,不得慌乱!”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