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的宅子里,二层楼的装修基本完成了,墙壁重新粉刷,门窗重新刷了油漆,这个年代也不需要太豪华,整整齐齐的,干干净净的就可以。
后院还在如火如荼地盖房子,就忽然来了一群年轻人,何大清看着呼啦啦进来的一群人,一脸不解地问:“年轻人,你们来这里有什么事?”
其中一个男同志说:“您是何师傅吧?我们是街道道安排来的,以后就在您的饭店里上班了,还请您多多关照啊。”
何大清眨巴着眼睛:“可是,饭店还没有开业,你们看到了,后院的房子还没有盖起来,你们先回家等着吧,开业以后再来吧。”
年轻人说:“我们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来帮着搬个砖,递个瓦也好,早一天开业,我们也能早一天上班不是。”
何大清看着他黑红的脸色,问:“你是刚返城的知青吧?”
年轻人嘿嘿一笑,露出大白牙,说:“何师傅您英明,回来有几个月了,一直没有工作,心里那个着急啊!
我们几个都是知青。
这不,好不容易街道办给安排了个工作,我们就迫不及待地过来看看。
希望能早一天上班。”
其他几个人也纷纷点头附和。
一个女同志急切地表态说:“何师傅您放心,我们都在农村吃过苦,什么脏活累活都能干。”
何大清看了看,一共九个人,四个男的,五个女的。
年龄都在二十大多岁,何大清点了点头说:“这样吧,女同志去二层楼打扫卫生,男同志去后院帮忙。
我考虑一下,实在不行,前面的饭店先开始营业,后院的卤味慢慢来。”
几个人高兴地点点头,迅投入到工作中去了,生怕表现不好被撵回家去。
晚上回家,何大清就跟徐慧真说了今天的情况,问徐慧真要不要先把饭店搞起来。
徐慧真说:“行,我明天就去居委会辞职,您的厨师找到了没有?”
何大清说:“厨师有了,接下来把厨房用具置办上,就差不多了。”
就这样,o月号,是个黄道吉日,宜开业,乔迁,搬家等。
饭店正式开业了,红色的横幅上写着:开业第一天,菜品六折优惠,开业第二天七折优惠,开业第三天八折优惠,开业第四天九折优惠。
木质牌匾上龙飞凤舞地写着:望海楼。
至于饭店的名字,一开始徐慧真想叫何记私房菜,或者何师傅酒楼,以及将来的卤味馆也叫何师傅卤味,立志将来把何师傅做成一个知名品牌。
但是考虑到这个年代背景,不太适合突出个人色彩,于是就起名叫望海楼,顾名思义,站在楼上,能看到北海公园,北海也是海!
饭店里,后厨的厨师统一穿着白色的厨师服,几个女服务员统一穿着定制的中式服装,主打一个专业,正规。
大家排成两行,站立整齐。
徐慧真经理给他们训话:“今天我们的望海楼正式开业了。
之前开会给大家讲过了,我再强调一下,后厨要保证菜品的质量,确保干净卫生,在比基础上,做出最好的口味来,留住顾客的胃,就是留住了他们口袋里的钱。
上菜的服务员注意微笑服务,露出八颗小白牙来,咱不能像国营饭店那样,对顾客横眉冷对。
人家来饭店吃饭,是给咱们送钱来了,来的都是客,我们服务态度好了,才能拉住回头客,我们的生意才能兴隆,大家才能拿到奖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