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其实从宋璟执政的时候就开始争论,一代贤相宋璟还是因为货币问题被罢的相。
说到底都是因为钱。
随着李隆基越来越铺张浪费,对边事的胃口也越来越大,大唐财政压力也随之越来越大。
以李林甫的吏治能力能搞开源节流,并且十分稳定,虽然依然紧凑,但还是获得了李隆基充分认可。
像李亨那种空有一身抱负,对朝堂上下问题还停留在奸相专权的层面上的,以后在位的时候,注定没什么作为。
当然,在李倓这个穿越者看来,李林甫的开源节流搞钱的办法太慢,大唐其实需要一套完整的新的财政制度、税收制度,以及商业体系。
不过要改,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情,会触碰太多人的利益。
李隆基现在只想维持大方向的稳定的同时,把周围彻底打服,在入土之前,追赶上李世民的步伐。
所以,不是一句简单的奸臣祸国,就能概括李林甫的。
李林甫的名声差与安史之乱也有关系,安史之乱发生之后,得找个背锅的。
李隆基是至尊,肯定不能背锅。
自古不在场的背锅,李林甫掌权十九年,他不背锅谁背锅呢?
当然,李隆基和李林甫对大唐权力结构的破坏,也是安史之乱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是后话。
总之,如果有机会想要入朝取得李隆基的重视,有一点非常重要:搞钱!
当然,朝局复杂,仅仅只会搞钱不够。
用完晚膳,喝了点酒,李倓就躺下睡觉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