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书库

第4章 历史的车轮并不总是滚滚向前的(第3页)

所以说《大宪章》是人类制度史上划时代的深远成就,它完成了一个国家从“王权至上”

到“法律至上”

从无到有的过程。

正因为此,著名学者周大伟认为,从13世纪起,英国就开始了向现代法治社会的转型,并为英国后来孕育出自由市场、工业革命、现代政党、宪政等奠定了基础。

当时英国的制度过于先进,欧陆诸国对此既不太了解,又不太重视,更不想放下身段去抄英国的作业。

他们只想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但结果总是事与愿违。

与英国不同,浪漫的法国采取了自下而上的革命之路,但同时也是一条命运多舛之路。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先是把国王送上断头台,吉伦特派开始统治法国,然后是雅各宾派的“恐怖政治”

把大革命推向高潮。

在革命的过程中,法国人民不断流血牺牲,但换来的却是国家在共和制和帝制之间的反复徘徊,这不仅让法国生灵涂炭,也让高傲的高卢雄鸡在内耗中逐渐失去了核心竞争力。

拿破仑·波拿巴的第一帝国、复辟的波旁王朝、第二共和国、路易·波拿巴的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

法国政局的变化真是令人眼花缭乱!

到了19世纪后期,当法国人回首自己坎坷的革命之路时,由衷的感叹还是英国佬的一套办法好使啊!

我们再看一下欧洲另一个大国德国。

与法国相比,德国的现代化之路也许更加曲折。

德国的前身普鲁士依靠铁血政策自上而下地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但可悲的是,崛起后的德国没有看清楚国家的占位,结果走向了滥施国力、扩张争霸的毁灭之路。

为了寻找阳光下的地盘,德国军国主义膨胀,接连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整个国家差一点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直到二战之后,德国人民痛定思痛,经过认真深刻的反省,奉行和平崛起的德国才获得了重生。

通过以上事例可以看到,一个国家在选择历史发展方向的时候,对与错往往只在一隙之间。

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并不难,难的是要选择好一个正确的方向;当然,选择好一个正确的方向确实很难,但更难的是一旦选择错了方向,能够反思错误,并及时做出更正和补救。

最荒唐的是某些国家作为后发国家,既不借鉴和学习先发国家的成功经验,还把这种抄作业行为视为莫大的耻辱。

并且当自己选择的道路出现问题时,不善于反思和纠偏,只会硬着头皮往前冲,甘心当一个掩耳盗铃的小丑。

如此一来,历史的车轮就很难再往前行驶了。

03叁

在人类发展历史上,如果非得找出来一个开历史倒车的国家,非俄罗斯莫属。

14世纪,当人文主义的新风吹拂整个西欧大地、文艺复兴之花越来越璀璨夺目之时,在遥远的东欧腹地,俄罗斯诸公国正处于蒙古金帐汗国的残暴统治之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