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巨芦洲者,虽好杀生,只因糊口,性拙情疏,无多作践;
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
但那南赡部洲者,贪瘾乐祸,多杀多屠,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
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
若是朱小杰在此定会拍案而起。
实在巧了,我大唐盛世央央华夏恰在这所谓“是非恶海”
的南瞻部洲,我华夏人族祖祖辈辈之兴盛繁衍也多汇集于此。
也在此地唐三藏无依、无靠、无人守护随行,只人匹马便自长安出,行走在我大唐国境却顺利无碍。
甚至到边境之地遇到猛虎,还有不求回报的好心唐人搭救引路。
反是一旦走出国境,踏上去他至美至好的西天灵山之路,便成了路途凶险、妖魔横行、百姓涂炭。
哪怕克服磨难到了灵山雷音前世“老家”
。
金蝉子也一样要被佛祖的贴身尊者讹诈去化缘吃饭的紫金钵盂。
如来必以为诸般磨难皆是那唐僧水土不服缘故,难不成还要归结为出国境后便运气太差?
转头看看悟空,他闷头胡走乱撞寻仙求道时,也在这南瞻部洲大唐国土沉浮了八九年馀。
期间串长城,游小县却依旧未改率真本性,最终才得以拜入菩提门下。
此番种种想来是那猴子定力深厚,遂可以在这“贪瘾乐祸,多杀多屠,口舌凶场,是非恶海”
的大唐出淤泥而不染,反是在那至美至好的天宫中做官生了恶念,一步步失了善良开始去偷、去抢、去蒙、去骗、去胡作非为。
相比之下菩提倒没太多可以说的了,这老头为守护人族,选在了南瞻部洲与西牛贺州人佛交界之地设了道场,反倒换了个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的褒扬。
至于那所谓“上真”
,怕是菩提老头才懒得稀罕冠名争论。
可朱小杰并不在场,所以自然没人拍案怒骂。
只见莲台上刚刚拿了许多好处的诸菩萨闻言后,尽皆恭敬合掌皈依,众佛亦不约而同欣然点头。
而后便就有识趣的金刚行至佛前恭敬问曰:“不知您有哪三藏真经?”
如来曰:
“我有《法》一藏,谈天;
《论》一藏,说地;
《经》一藏,度鬼。
三藏经书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经,正善之门。
我待要送上东土,叵耐那方众生尽皆愚蠢,个个毁谤真言,轻屑不识我法门之旨要,怠慢小觑了瑜迦之正宗。
怎么得一个有法力却非佛的贤能,去东土找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远经万水,到我处求取真经,永传东土,劝化众生。
此番即便对此人却也是个山大的福缘,海深的善庆。
谁肯去走一遭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