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说不出来话。
小顺治察觉不对劲儿立马表态,“艺术自然是应该高雅一些。
办几个大剧院专门请各国真正的艺术家来演绎他们的剧目,把北京城展为一个世界文化中心。”
心里头想着维也纳的世界艺术中心地位的他心里头一片火热,日渐强盛的大清国应该也可以,至少试一试,“侄儿回去后写一个章程出来,然后让理藩院办理此事。”
听到是由理藩院主管,睿亲王稍稍放下心来,小顺治也稍稍放下心来。
各有小心思的叔侄俩继续商议大清国对欧洲各国的外交政策,车队继续踢踏踢踏地轱辘着前进。
四五十岁,标准的汉家文人“文弱斯文”
气质的登州知府李若琳一身儿干净整齐的四品文官常服站在登州最大经营最好的一家大樱桃园门口伸着脖子“耐心”
地等待,不自觉板着的脸透着克制不住的紧张。
李夫人站在他的身后微微退他小半步,身姿挺拔,目光稳重。
一身儿当下贵族夫人最流行的黑领金色团花纹的褐色袍,浅绿色镶黑边并有金绣纹饰的大褂。
襟前有式样简单的金玉佩饰,头上梳着大髻。
圆形补底上的四品绣雁在春日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那是代表着她作为命妇的荣誉。
一排训练有素的侍女穿着时下流行的黑领绿袍,盘金纽扣,头上装饰着翠花并有珠珰垂肩,恭恭敬敬地站在自家夫人的身后,看起来比李知府两边的侍从们还要精神整齐。
两下对比之下,怪不得世人都说李知府唯一的好处就是“知夫人而善任,不嫉妒贤能”
。
小顺治对于李知府的作为很是欣赏,这个时代的男子能有这份儿“标新立异”
的做法让自家夫人出头露面,名声远播,不可谓是真君子,大气度。
当然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对于这独特的“地方夫妻官”
也是真心的赞赏。
按照豫亲王的说法,甭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儿。
夫妻搭配着把登州建设的这般耀眼夺目,一改李知府作为“2臣”
的坏名声,就是真本事。
睿亲王对于这对儿夫妻的作为不予评价,汉家女子这些年受到满蒙女子,尤其是皇上和皇后娘娘的影响都要做事儿,都要争取可以挥才能的机会,好或者不好短时间之内还看不出来。
李知府远远地看到仪仗队端坐马上的俊挺身姿,精神一震;等到明黄色马车露出来,他的嘴唇开始抖动,待到皇上和睿亲王出来马车,被自家夫人推了一把的李知府从激动中回过神来,赶紧一甩马蹄袖磕头行礼。
“免礼。
都起身。”
“谢皇上。”
谢恩的声音响亮中带着颤抖。
李知府激动,后面乌压压地跪了一地的人激动,李夫人看到自己的崇拜对象皇上和皇后娘娘也是激动。
没有皇上开放港口的政策,对2臣李若琳的知遇之恩,提拔之恩,包容之恩,没有李家的今天,可能也没有登州府的今天,如何能不激动
不光得见皇上领着皇家一家人到来,几位宗室老王爷甚至三位小阿哥们也一起到来这是对他们一家人的最大肯定,是登州府和登州百姓共同的荣耀。
听到皇上对他政绩的夸奖,对他重用夫人认同,一心想要洗刷自己的名声为百姓多做好事的李知府强忍着眼泪的泪水,语无伦次。
正在和太后娘娘、皇后娘娘说话的李夫人现他的动静心里一阵的酸涩。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