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一站的高,就很容易脱离人民群众了。
人民群众的一些想法在他们看来大概就是目光短浅,缺乏远见。
他们觉得自己可以代替人民作出选择,走上他们自己认为正确的道路。
廖伯伯不一样,廖伯伯不论在哪儿干工作,无论干什么工作都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的事情清清楚楚,包括老百姓的思想动态他也有数的很。
而且正因为他自己出身不怎么样,却又充满了乐观自信的情绪,还能尊重知识分子,所以他就成了一个万金油一样的人物。
不管哪儿生问题,派他过去,他总能想出各种稀奇古怪的办法来解决矛盾。
这在当时两代人思想急剧碰撞的时代,他的存在尤其难能可贵。
因为他要作为一个缓冲带,来缓冲碰撞造成的冲击。
他那个万金油的性子用在这儿最合适不过。
因为很多工作并不是非黑即白,想要在剧烈的矛盾中前进,就必须得包容融合各类思想火花,在意识形态产生千差万别的变化时,用涉及共同目标的路径手段去达成共识。
当然这些话都是他上任之后退休以后,各路专家作出的分析。
按照我小林叔叔的话来讲,其实原因挺简单的。
大偶像爷爷对廖伯伯有过一段评价,说他这人外圆内方,心中始终装着百姓。
不管在什么环境下,他都想着要给自己管理的老百姓留条活路。
这才是最重要的,心中装着人民。
愿意为了人民的生活去改变自己的想法,甚至向自己原本最不屑的人求助。
这才是廖伯伯在政坛上开挂的原因。
因为他的同事们也基本上心里头都装着百姓啊。
所以即便有分歧,但在共同的理想信念下,他们能够存异求同,愿意帮助我廖伯伯去实现工作目标。
我妈偷偷跟我爸讲过,时事造英雄,也就是赶上这样的时代,才让我廖伯伯走上政治舞台。
古往今来,这种情况都不可思议。
我爸笑着说我妈对廖伯伯有偏见,其实廖伯伯人不错。
也就是廖伯伯这样的人才能镇得住眼下错综复杂的局势。
你们是不是听不懂我爸的话了?都已经达成共识开始搞经济建设了,而且还建设了好几年,为什么还有错综复杂的矛盾啊?
嘿,你们想的太简单了。
不管展什么都有薄有厚,搞经济建设也是一样的。
有的地区展的好,有的地区情况不行。
甚至相邻的两个大队,过的日子都可以,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这种情况下最容易生什么呀?犯罪。
老话讲穷山恶水出刁民,其实本意是当人民的生活水平,低价时那么犯罪成本就会大幅度降低。
或者简单点讲叫做人命不值钱,人们容易为了财富铤而走险。
当各地的家庭养殖业以及工副业展起来,公路铁路的修筑也逐渐体现出成效的时候,随着物流的大力展,随之而来的还有拦路抢劫现象。
不是单人作战,而是一个村甚至一个镇集体参与抢劫。
听上去是不是不可思议?原本淳朴的老乡怎么变成了这样。
我爸说这里的有认识误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